据人民日报援引印度新德里电视台报道,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近期表示,印度正与中国探讨让两国关系走向更可预测、更积极方向的办法 。这一消息引发广泛关注,让人们对中印关系的走向充满好奇。
回溯过往,中印关系历经波折。长久以来,中印边境问题犹如横亘在两国之间的巨石,时不时引发紧张局势。尤其在2020年加勒万河谷冲突后,两国关系更是一度陷入低谷。印度在边境地区的一系列动作,让局势剑拔弩张,双方在外交和军事层面展开多轮艰难谈判。
苏杰生(资料图)
在经贸领域,中印之间则是另一番景象。尽管政治关系时有紧张,但贸易合作却展现出强劲韧性。中国长期稳居印度最大进口来源国之位,2023年,中印贸易额成功突破1362亿美元。庞大的贸易规模,反映出两国经济的紧密联系,也凸显出双方在经济合作上的巨大潜力。
而印度国内的经济状况,正处在关键节点。去年第三季度,印度GDP增速滑落至5.4%,创下七年来最低纪录。与此同时,自去年10月起,约300亿美元外资从印度股市撤离,这些资金纷纷流向中国内地和香港市场。在这种经济下行压力下,印度急需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合作机遇。
国际政治舞台上,美印关系也在发生微妙变化。莫迪访美期间,特朗普在关税问题上毫不留情,直言印度加多少美国就加多少,全然没给莫迪留面子。美国的这一态度,让印度在经济和外交上陷入两难。一直以来,印度期望借助美国力量提升自身国际地位,在“印太战略”中扮演重要角色,可如今美国的强硬态度,让印度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外交策略。
在此背景下,莫迪政府在中印关系上的态度出现明显转变。先是外交部长苏杰生释放积极信号,称双方在讨论恢复直航和记者交流等事宜,期望与中国保持稳定关系。而后,莫迪本人在接受采访时,对中印关系作出积极表述。他指出中印两国历史悠久,文化连结深厚,双方应确保分歧不演变为争端,强调对话而非纷争。莫迪还以“家庭关系”类比中印关系,表明两国间的矛盾是可控、可谈的 。
莫迪(资料图)
对于印度的转变,中方迅速作出回应。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对莫迪的积极表态表示赞赏,并强调中印应携手成为相互成就的伙伴,实现“龙象共舞”,这才是两国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
印度此番态度转变,背后有着诸多考量。从经济层面看,印度急需稳定的外部经济环境和合作机会来提振经济。中国庞大的市场和完整的产业链,对印度而言极具吸引力。加强与中国的经济合作,有助于印度缓解经济困境,推动产业发展。
从地缘政治角度分析,印度意识到在中美之间过度摇摆并非明智之举。美国在利益面前的强硬态度,让印度明白自身在“印太战略”中可能只是被利用的棋子。而与中国保持良好关系,不仅能维护边境地区的和平稳定,还能提升印度在国际舞台上的自主性和话语权。
然而,印度国内仍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部分政治势力受民族主义情绪影响,可能对改善中印关系持反对态度。同时,印度在边境问题上的立场虽有所软化,但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仍存在分歧。
莫迪(资料图)
展望未来,中印关系的发展既充满机遇,也面临挑战。若双方能把握当下契机,在边境问题上通过持续对话协商达成共识,在经贸领域进一步拓展合作深度与广度,中印关系有望重回健康稳定发展轨道,实现真正的“龙象共舞”,为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繁荣作出更大贡献。但倘若印度国内不稳定因素占了上风,导致政策再次摇摆,那么中印关系的改善进程可能会受到阻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