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这两天举行了一场磋商会议,就划界谈判等议题展开深入交谈,最近频繁对中国释放友好信号的印度终于想明白了?



从去年年底开始,印度频繁对华示好,印度外长苏杰生曾坦言,印度想和中国修复关系加强合作。

他还说,“亚洲事务应由亚洲国家主导解决”,虽然没有点名,但很明显是指向美国的,毕竟美国这些年一直试图拉拢印度遏华,干涉亚洲事务。

苏杰生的这番话,为中印两国构建建设性对话机制创造了有利氛围。

于是近日,中印在北京举行了边境事务磋商第33次会议,两国外交、国防以及移民等部门都有代表参加。

从这个架势就不难看出,此次会议讨论的内容大概要比此前更加深入和重要。

外交部证实,此次会议主要是就此前划界谈判、边境管控、跨境交流合作等方面达成的共识进行更加深入的讨论,以便将这些共识落实到位,维护边境地区的和平安宁。



难道横亘在中印两国之间的矛盾,真的要解决了?执着了这么多年的印度,真的想明白了?

坦白说,现在距离咱们的目标还有很远,印度的确在最近一段时间释放了善意,但他们的诚意还有待考察。

以往印度推翻中印共识,说变脸就变脸的情况不在少数。

只不过和之前比起来,现在可能多了一个变数,那就是特朗普上台了。

特朗普一上台除了在国内搞改革,让美国政坛怨声载道之外,也在对国外大肆征收关税,拉了不少仇恨。

有的国家和企业选择屈服顺从,有的选择奋力反抗,有的早就开始寻找更可靠的合作伙伴,为应对即将升级的“关税战”做准备。

很显然,印度就是后者。



特朗普的关税措施是面向所有国家的,不管是盟友还是敌人,痛痛都要挨上一棒子。

印度此前曾派人和特朗普沟通,但看目前的情况,莫迪政府大概率是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不然也不会频繁对中国示好,强调加强合作这件事。

基于这一点,我们在和印度的谈判中,其实是掌握了主动权的。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美国是不会轻易将印度推到中国这一边的。

就在中印边境谈判的关键时刻,美国负责南亚和中亚事务的助理贸易代表抵达印度,说是要和莫迪政府讨论贸易问题。

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塔尔西·加巴德也在前不久访问了印度。

前者以"深化情报共享"名义探讨中印边境动态监测,后者则启动美印关键矿产供应链谈判,这种安全与经贸议题的精准卡位,显然试图对冲中印关系转圜势头。



可见当前中印谈判窗口期,暗流涌动。

面对域外势力构建的复合博弈场,中印能否将边境临时撤军协议升级为长效管控机制,并在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框架下深化跨境基建融资合作,将成为检验两国"竞合平衡术"的关键标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