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是少数民族治国,汉族文化的发展,受到一定抑制,特别是书法艺术,水平较之宋朝,具有鲜明落差,正因如此,后世普遍认为“元书”水平差,不可学,除了赵孟頫,元代没有可圈可点的书法家。


这种理念完全错误,虽然晋唐的真迹消失,古法衰弱,但是仍有几位,可比赵孟頫的高手,尽得传统之美,继承笔法精髓,譬如“自困”西湖20年的鲜于枢,实力强过赵孟頫,堪为元代最狂的“草书奇才”。


据史册记载,鲜于枢祖父“读书通大义,不为科举业”,家族氛围的熏陶,使其修养深厚,自幼练书,高举“复古”大旗,37岁隐居西湖之后,建造“困学斋”,20年不出门,认真研究书法。


先后临学虞世南、褚遂良、钟繇、王羲之等人的作品,掌握“悬腕法”,以腕力运笔,每个字精到自如,写出古人的筋骨和质感,譬如我们欣赏,醉酒之后,所写的《醉时歌》,水平媲美“草圣”怀素。


全程采用“悬腕法”,手腕悬空,不仅气力深沉,运笔空间也扩大,线条更加灵动多变,全程中锋直下,藏露兼具,稍敛毫芒,线条浑雄朴茂而凝重。

当然也不乏妙趣,造势欹侧、险绝,比如“时”字,中间疏朗,四周向内收紧,淋漓酣畅中蕴含着森严规矩,视觉效果立体,写出晋唐的水平和境界。


众所周知,赵孟頫早期学习宋高宗,力道偏为薄弱,经过鲜于枢的建议,他认真学习“二王”,同时临摹李邕、颜真卿的作品,水平真正提升,夺得“元书盟主”的称号,堪为赵孟頫“恩人”。


无愧于赵孟頫评价:“余与伯机同学草书,伯机过余远甚,极力追之而不能及,伯机已矣,世乃称仆能书,所谓无佛出称尊尔”,鲜于枢的草书之妙,赵孟頫竭尽全力也比不过。


此帖凝聚他的毕生精髓,乃是罕见的墨迹传世,可时常临摹,通过鲜于枢的成熟字体,初步掌握古人笔法,领会草书的结构、线条变化,若是尽数掌握,之后临摹晋唐法帖,也能顺藤摸瓜,充分学会。


而今,我们对鲜于枢《草书醉时歌》,进行1:1超高清复刻,采用博物馆级别,12色微喷复刻工艺,与原作毫无二致,此品乃是手工经折装,装裱精细,使用翻折设计,便于临摹和查找。


全卷加入现代字注释,帮助初学者识读,市面罕见,独此一家,比普通印刷品更加还原,所有字体的细节处理,全都一览无余,见此品如见原作,若您喜欢可以点击下方商品链接一观。

作品为我店独家版权,侵权抄袭者必究!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