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之

初释:广泛的学习,事事学存次天理。

壶天山人诠释:博学之。讲到博学之之前,还是要在深度上有所把握。深度上有所认知,有所把握,你才能够把整个博学的这个体量的东西消化的了,它是这个逻辑。因为你内心的这个深度得以把握,开启了内心的活水源头,那么你博学之才能做到。因为所谓博者,其实是没有客观公正的,是无所不在的一种爱好,一种学习,广泛的学习。其实这是一种很恐怖的行为,因为它涉及到方方面面,如果你有所取,有所不取,那就做不到一个“博”字。所以我有一个提法叫深广合一。就是深度够,那广度一定要够;如果广度不够,那说明你深度不够。所以这个“博”字,它是广博,是没有任何的死角,这是一种修为。



应用:这里讲一个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学法。实际上是纠正自己的对立面。比如说学儒家,如果我学孟子,那么读到孟子讲的人之初,性本善的时候;最好也去读一下荀子,因为荀子的核心讲的叫人之初,性本恶。然后双方进行一个对比的学习,可能你会更加明白中间的中道。同样的,你如果学法家的思想,他是讲的就是一切都要以所谓无情有义;那这个时候,你还是得去读一下孟子,要知道一下真正的这种大德所在。双方达到一个平和,这样的话你的学问可能就会越来越纯正。您不妨一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