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讲求效益和功利的时代,许多人习惯了低头做事,却渐渐忘了如何抬头做人。
这时,不妨回头看看孟子,处在两千多年前大争之世的他,面对着列国争雄的大变局和争名逐利的世俗潮流,四处奔走地疾呼仁义。
如果说“若丧家之犬”的孔子温润含蓄,那么坚信“舍我其谁”的孟子则锋芒毕露,毕其一生既不为权贵所屈,也不因命运而自轻自贱。
孔子和孟子,动图由AI生成
他的许多言语,早已渗入中华文化的血脉,以至于在公开场合说出来都觉得有些“羞耻”。然而咀嚼其中背后的深意,回到义正言辞的第一现场,它们无疑是振聋发聩的。
在这方面,有一本书值得特别推荐。作者杨逢彬,是“当今文字训诂之学第一人”杨树达先生的后人,他以语言学的敏锐与训诂学的沉潜,运用计算机辅助检索,细致考辨孟子原意,有时为了解一个词的真正含义,他会穷尽上千字的考证,哪怕耗费半月时间。
杨树达、杨逢彬先生及签名版《孟子新注新译》
林语堂曾说,“现代青年人,应该多读《孟子》,常读《孟子》;年年再读《孟子》”。当你真的读懂孟子,就学会如何在现实世界里,不卑不亢地活出尊严与从容。(下面的译文皆选自《孟子新注新译》)
01
关于进退
Mencius
孟子生活在列国纷争、礼崩乐坏的时代,他也曾怀抱救世之志,在屡遭冷遇之后,最终选择退隐讲学著书。我们常常把“进”当作唯一的出路,把“退”视为失败的标签,而孟子告诉我们,真正的从容是不因得意而忘形,不因失意而失魂,有所不为方能有为。
1.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译文】人要有所不为,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2.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译文】有所作为的人就好比掏井,掏到六七丈深还不见泉水就等于挖了一眼废井﹝应该果断放弃,择地重新开始〕。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译文】富贵不能放纵他,贫贱不能改变他,威武不能压服他。
02
关于取舍
Mencius
在孟子看来,真正的取舍应立足于“义”,他并不反对通权达变,但是坚持认为,有些选择是根本性的,一步错注定步步错。真正的聪明不是在复杂局势中精于计算,而是在纷扰中分得清什么该舍、什么不可弃。
4.矢人岂不仁于函人哉……矢人惟恐不伤人,函人惟恐伤人。……故术不可不慎也。
【译文】制箭师难道比造甲师要残忍吗?制箭师生怕他的箭伤不了人,而造甲师生怕箭射穿他造的甲而伤人……一个人选择安身立命的技能不能不慎重。
5.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译文】容忍自己不正直的人,从来就不能让别人正直。
6.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译文】道德君子,说话不一定要句句守信,行为不一定要事事遂行,只是“义”在哪儿﹝就追随它到哪儿〕。
7.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可以与,可以无与,与伤惠;可以死,可以无死,死伤勇。
【译文】可以拿也可以不拿时,拿了便是对廉洁的伤害;可以给也可以不给时,给了便是对恩惠的滥用;可以死也可以不死时,死了便是对勇德的亵渎。
03
关于成长
Mencius
关于成长,孟子同样有着深刻的思考,他不把成长理解为“成功”或者“出人头地”,而是把它看作一个不断完善本心、磨砺志气、守住正道的过程。当很多人被起点、资源、环境所困的时候,孟子强调的是内在的力量,而不是外在的条件。
8.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译文】自己摧残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讲什么大道理;自己抛弃自己的人,不能和他做什么大事情。
9.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译文】求学问道的路径没有别的,就是把那丢失了的良心追回来罢了。
10.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译文】君子依循正确方法深入探究学问,就是希望他的探究学问是自觉的。自觉地探究它,就能把它变成自己内在的;把它变成自己内在的,就能帮助它不断深入堂奥;帮助它不断深入堂奥,就能左右逢源而取之不尽;所以君子希望他的探究学问是自觉的。
04
关于社交
Mencius
孟子教给我们的不是如何结交更多人,而是如何与人交往而不失自我,如何在人际关系中洞察本质、磨砺人格。这也提醒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懂得分寸、保持底线,不做违心之交、不结失义之友,其实正是一种成熟的社交智慧。
11.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
【译文】赵孟当成宝物的,赵孟也能让它轻贱。
12.詖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
【译文】说得不全面的话我知道它哪里有偏颇;说得过头的话我知道它哪里有缺陷;不合正道的话我知道它哪里有偏离;躲躲闪闪的话我知道它哪里有阻碍。
13.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译文】向大人物进言,就要藐视他,不要把他高高在上的样子放在眼里。
05
关于自我
Mencius
在这个不断被外界评价所绑架、被社交媒体左右情绪的时代,孟子的很多话能给予我们关于“自我”的启发,他特别强调“反求诸己”,主张我们应该忠于内心,同时他也提醒我们自我不是张扬个性,而是学会在喧嚣中“从其大者”,学会在和他人的联结中,抵达更高的真实。
14.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译文】能够费尽心思,并付诸实施于行善,才能了解自己的本性。能了解自己的本性,才能懂得天命。
15.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
【译文】选择身体重要部分(心)的是君子,选择身体次要部分(耳目)的是小人……先把人的重要部分给树立起来,次要部分便不能喧宾夺主了。
06
关于诱惑
Mencius
在诱惑无处不在、欲望被放大、动辄谈自我和解的社会,孟子的“不动心”或许能给我们启发,他并不主张强行压抑欲望,而是强调以道义为依归的内在坚守,正如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所指出的,“自持”应该顺着人性向善的可能,在日常的点滴和境界的提升中实现良性的循环。
16.我四十不动心……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译文】我四十岁以后就不再心有所动了……反躬自问,自己不占理对方即便是最下贱的人,我不去恐吓他;反躬自问,自己占了理,即便有千军万马,我也勇往直前。
17.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
【译文】所以君子有一生的忧虑,却没有短暂的畏惧。
18.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译文】天下万物的大道理我都懂了。反躬自问,自己是真心诚意的,便没有比这更大的快乐了。
07
关于读书
Mencius
孟子主张读书要有主见和判断力,他尊重经典却从不把书本当作唯一的真理,要求我们要用自己的理解和思考,主动去领会文本背后的真实意图,在信息爆炸的后真相的社会,这种批判性阅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19.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译文】完全相信《书经》,那还不如没有《书经》。
20.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译文】解说诗的人,不要拘于字面而误解词句,也不要拘于词句而误解原意。用自己切身的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这就对了。
你最欣赏孟子的哪句话?
你觉得孟子在今天能带来什么启发?
在留言区展开来说说吧
2位优秀留言读者将获赠这本签名好书
考释《孟子》中108个疑难问题
甘坐冷板凳只为还原孟子原意
作者亲签版图书
-End-
观点资料参考:《孟子新注新译》
转载及合作请发邮件:scb01@pup.cn
▼点击名片 ⭐标关注我们▼
虽千万人,吾往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