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5年是“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关键节点。关键之年,南澳将立足新起点,以奋进之姿,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在产业升级、建设提质、治理增效中焕发新活力。南方+南澳频道“百千万·看南澳”系列报道,将聚焦南澳岛在乡村振兴、生态保护、文旅融合、产业项目等领域的进展,记录“三年蝶变”的生动实践,为南澳推进“百千万工程”注入鲜活注脚,共绘南澳向海图强的新画卷。
山海人文交汇、历史底蕴深厚,位于南澳岛东北部的深澳镇,既是生态与人文核心区,也是连接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素有“粤东屏障,闽粤咽喉”之称。
作为汕头向省指挥办上报第二批典型镇之一,深澳镇紧紧围绕“1+4+7+9+N”工作任务,依托全域“山、海、史、庙”等特色资源为牵引,打造“一核三心、两轴两廊三区”的发展格局。
在“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关键节点,深澳镇有哪些阶段性的成果?
擦亮人居环境底色
何为“1+4+7+9+N”?
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就典型镇培育提出“1+4+7+9+N”的建设要求。“1”指抓好一个典型镇建设规划引领;“4”指抓好四项攻坚任务:即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推动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公厕建设管理和“六乱”,整治四项攻坚任务,擦亮人居环境底色;“7”指抓好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9”指抓好“三所学校”、养老服务中心等九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N”则因地制宜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等内容,抓好美丽圩镇全面建设管理。
阶段来,深澳镇坚持“问题导向、分类处置、标本兼治”的原则,全面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如何抓好四项攻坚任务?深澳镇明确整治思路、整治范围、整治期限、整治责任人,压实环卫公司责任,及时对垃圾堆积点进行清理。明确各村责任,对村内垃圾死角开展清理。同时加强环卫作业频次,实行常态化管理,动员群众有序存放生产工具。此外,为进一步改善卫生环境,深澳镇开展环岛北线人居环境整治大行动。
针对易清理的垃圾,利用周末组织机关全体干部职工,村(社区)“两委”干部、工作人员等,以分片包路段形式进行集中清理。对人力难以处理的垃圾则采用大型机械清表形式有序清理。
针对环岛北线沿线乱搭乱建的问题,深澳镇采取刚柔并济管理法,一方面做通群众思想工作,避免矛盾激化。另一方面,以法律为准绳,依法依规推进乱搭乱建的问题处理。
2024年以来,深澳镇全面排查环境“脏乱差”。建立“一村一台账”,对账销号。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提升集镇整体风貌,结合环岛北线项目实施,对集镇主干道房屋外立面进行改造提升,推进集镇风貌“换新颜”。
深挖古镇文旅特色
近年来,深澳镇着力推进圩镇历史文化保护、产业经济振兴、城镇功能改善和风貌品质提升,全力打造文化旅游特色镇深澳样板。完成深澳大溪水环境综合治理和古驿道改造及环境整治提升建设,推进投资超2亿元的乡村振兴示范带(环岛北线)建设,提升美丽圩镇成色。
提升美丽圩镇成色,深澳镇才能更好地打造古城文化旅游区,走好文化兴镇、旅游旺镇之路。
往这一以总兵府为核心旅游点的古镇旅游区的深处行走,经过整治的深澳大溪蜿蜒依镇而过,南山寺、大夫第、城隍庙、关帝庙、古城公园和总兵府等古迹景点串联起一条具有海岛特色的文旅线路,让更多市民游客一站式体验南澳非遗、海防文化和秀美风光。
如何推动“百千万工程”在深澳走深走实,不仅要有人居环境底色,还要有文化旅游特色。深澳镇高站位、深层次统筹规划深澳建设,以规划推动总兵府、深澳镇的人文历史如南澳海防史的挖掘,提炼深澳特色的文化元素,盘活历史文化底蕴,将深澳海防故事讲生动、讲到位。
具体而言,用运营思维摸查市场需求,从实际运营的角度出发,精细化运营推广彩虹海、非遗麒麟舞、海防军事历史、台湾历史,引入新型业态群体进驻,高品质打造古镇风貌民俗街,展现山海史庙融合发展的文化魅力。
同时,也立足长远发展,统筹古镇建设规划。例如,在深澳镇现存一面5米高、40多米长的城墙,是南澳现遗存的唯一一段明代城墙。在充分考证南澳古城历史遗迹基础上,恢复深澳古城风貌,以古城墙的重建延伸覆盖寺庙古迹、古屋民居、历史文物,恢复建设东门“迎紫”,西门“碧霞”,北门“观澜”三个城门,并选址建设左营右营府址,基本达到恢复深澳古城原貌。
南澳县也以这段古城墙为主题,整合武帝庙、马井和古城墙和南澳八景之“青屿浮天”“马井朝烟”等规划建设古城公园,为海岛游客增添一个好去处。
来源:南方+
< 部分素材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后台 >
☝咨询投稿 ☝海岸文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