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养护肝脏的最好时期,但对于很多人来说,还并不知道究竟该如何正确养护肝脏。
肝脏深居体内,中医还形象地称其为“哑脏”,是一个“不会说话”的脏腑,而之所以如此形容它,就是因为其缺乏神经分布,当其受到病邪侵袭后,往往很难及时发出提醒,所以,很多肝脏病症在被发现时,都已经到了中后期阶段。
但即便如此,也并非意味着肝脏病变后,就毫无“流露”,一般来说,身体若是出现了这些异常,就多与肝脏健康受损息息相关。
1.头发干枯、头晕
中医认为,“肾其华在发”,若是头发健康出现了问题,那么往往与肾脏是密切相关的,但实际上,头发健康问题不仅与肾相关,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受肝脏的影响,若是肝脏健康出现了问题,那么往往就会出现头发干枯、脱发等表现,这主要是因为“发为血之余”,这里的血,就是指体内的肝血,若是失去了肝血的滋润,那么头发就会枯黄,甚至开始掉落。
在中医五行理论中,肝脏属木,而所对应的季节就是春季,在此时节,人体内所有的生生之气,几乎都是由肝脏所散发的,因此,我的头发才会从头部生长,而若是肝脏的生生之气被遏制,难以正常升发,那么就会导致头发枯黄,甚至掉落。
此外,中医还认为“肝主疏泄”,能够疏泄气机和情志,对此,大家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大多有抑郁表现的患者,都会有比较严重的脱发症状,而且由肝气不舒所导致的脱发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无规律,俗称“鬼剃头”亦或是“斑秃”。
而头晕和肝脏之间的联系,其实不用多说,相信大家都略知一二。就以阴虚火旺为例,由于肝肾阴津不足,阴难以制约阳气,于是就会导致虚火上冲,进而出现头重脚轻的症状,这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高血压病症,而其中的根源,也跟肝肾有关。
2.眼部疾病
在《黄帝内经》里曾说过“肝开窍于目”,眼睛属于清窍,清窍都必须要清阳之气来滋润,否则就很容易促使清窍关闭,进而使眼睛看不见东西。肝脏体阴而用阳,只有肝脏清阳顺利上升,眼睛才能看得清楚。
在生活中,常见的眼睛干涩、飞蚊症、近视眼等病症,其实都是肝血不足所致,而若是想要将这些病症加以改善,方法也很简单,在中医里有不少妙方或妙药都可以用以治疗,比如中成药“明目地黄丸”,当然,若是不想吃药,在平时喝水时,也可以给水里加入一些菊花、枸杞等中药材,代为茶饮,同样也能发挥很好的效果。
3.乳房胀痛、两胁胀痛
相对于男性,女性的情绪往往更容易起伏不定,而且乳房和两胁都是肝经经过的位置,肝气不舒,肝经也会出现堵滞,若是瘀堵的时间过久,那么就会气郁化火。
而关于这类病症的治疗,其实早在千年前,张仲景就已经有了应对之策,古代名医认为,但凡是有两胁胀痛表现,那么就都属于半表半里症,为少阳病,于是就应该从肝胆入手治疗,名方“逍遥散”就可以帮助我们打开郁结的气机,进而缓解肿胀。
4.关节弯曲不利、小腿抽筋
在日常生活中,小腿抽筋这样的事情其实并不少见,很多人会觉得这是体内钙元素不足的表现,但实际上,其根本在于肝脏,中医认为“肝主筋”,筋脉若是失去了肝血的滋补,就很容易出现痉挛,进而诱发关节不利,那么,这个时候又该如何改善呢?
其实,在中医里有一方法,名为“柔肝”,意为让肝脏“温柔”起来,对此,经典药方芍药甘草汤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且,中医里还有一味中药材,也同样是可用于缓解腿部抽筋,它就是小伸筋草,具有舒缓经络的效果。
【本图文由“轩辕岛”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周浅,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