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特朗普政府频繁的以“芬太尼问题”为由,不仅再度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试图以贸易保护主义手段维系其“美国优先”战略,还在谈判时也以此为理由的试图甩锅推责给中国。
然而面对美国这一单边主义行径不仅未能迫使中国妥协,反而触发了中方的雷霆反制,中国商务部快刀斩乱麻的砍掉了70%美国对华订单,直击美方经济痛点,令特朗普团队猝不及防。
在这场贸易博弈中,中方的反制不仅迅速且精准的直击要害,更是巧妙的展现出了中国系统性和战略性的深度布局,直面着特朗普的关税威胁。
美方的“甩锅推责”
美司法部多次公开承认“未查获来自中国的芬太尼”,但特朗普政府仍将国内毒品危机归咎中国,甚至以加征关税施压,被国际舆论批评为“自己喝醉怪茅台”。
在政治化所操弄的双重标准下,美方一边要求中国切断芬太尼原料供应,一边又纵容国内药企扩大阿片类药物生产。
美方口口声声说是中国对芬太尼类物质监管不力,导致的美国药品泛滥,但实际上中国早在2019年就已成为全球首个实施芬太尼类物质整类列管,并持续强化禁毒执法的国家。
中国自2019年将芬太尼类物质纳入最严管制清单,2023年海关查获率同比提升47%,出口检测标准严于WHO规范。
特别是在2023年,中国缴获芬太尼类物质同比直接暴增200%,而反观美国同期芬太尼滥用致死人数突破10万,主要来源为本土非法合成与墨西哥走私渠道,与中国的正当贸易无关。
甚至直到2024年,美国阿片类药物处方量更是呈现出了逆势增长15%的态势,辉瑞等药企通过游说集团阻挠禁毒立法,形成“官方贩毒”与“民间甩锅”的畸形链条。
2023年《芬太尼合成前体限制法案》以“长臂管辖”干预中国内政,2024年加征20%关税更暴露其贸易霸凌本质,商务部发言人已明确指出,此类措施属于“保护主义行径”,中方将以“对等反制”捍卫权益。
值得注意的是,世贸组织规则明确禁止以非关税壁垒干预正当贸易,美方行为或面临国际规制挑战。
被砍掉70%的订单
芬太尼问题本质是全球公共卫生挑战,需通过国际合作解决,美国若真心解决芬太尼危机,应优先修补本国监管漏洞,而非是一味的想要让中国作为其政治上的替罪羊。
但偏偏美国就不愿意承认的,偏要将此项问题推托到中国的身上,甚至在商讨关税贸易问题时,都会在这个问题上揪着不放的,以此来达到自身的政治目的。
面对特朗普政府不仅没有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反而执拗的继续以“禁毒”为名,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的行动,中国也就此开始了反制措施,以此来维护自身利益和国际贸易秩序。
针对特朗普政府分两次对中国商品加征总计20%关税的举措,中方在72小时内启动三阶段反制,对美能源、汽车、农产品等关键领域实施报复性关税,部分商品的加税幅度甚至超过美方10%的原始比例。
中方对美农产品、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中方通过主动削减73%的美国农产品(如大豆、玉米)订单,以及减少对美能源进口依赖,直接打击特朗普的农业票仓和页岩油产业。
15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清单,中方限制基因测序仪、无人机等关键技术对美出口,同步扩大与东盟、欧盟的关税互惠协议,稀释美方制裁效果。
同时联合67国还签署了《维护多边贸易体系联合声明》,并在WTO起诉美方违反非歧视原则,迫使美单边主义陷入国际道义困境。
制度与现实的矛盾
在“甩锅”策略的长期反噬下,美国农业协会联合起诉联邦政府,指责关税导致中西部农场主损失超120亿美元,能源企业因对华LNG出口暴跌35%,要求白宫重新评估对华政策。
全球治理话语权争夺中方通过东盟、金砖等多边平台扩大禁毒合作,2025年1-2月对东盟出口份额提升至22.5%,而对美贸易占比降至7.3%,削弱美方孤立中国的企图。
欧盟公开支持WTO争端解决机制,要求美方提供芬太尼指控的“实质性证据”。
美方以“芬太尼问题”甩锅推责的本质是国内治理失败的外化与单边霸凌的延续,而中方通过“事实揭露+规则博弈+精准反制”三重手段,正在瓦解其政治操弄的合法性。
美方反应的深层矛盾特朗普政府未预料到中方反制的力度与效率,从其政策上就可以暴露出美国现在所面临的两大问题,低估中国政策韧性,以及内部政党削弱政策的连贯性。
中方通过系统性布局(如“双循环”战略)提前分散风险,反制措施并非临时应对,而美国政治极化导致政策反复,也直接削弱了对外博弈的可持续性。
美方将芬太尼问题进行政治化的本质是妄图转移国内治理无能的焦虑行径,其“内病外治”策略现在也已经引发了反噬。
中方则是以“事实揭露+精准反制+规则博弈”的三重手段,不仅拆解了美方谎言,更推动全球治理向公平化演进。
在历史的反复证明下,将自身问题归咎他国只会加剧危机,唯有正视制度缺陷、强化国际合作,才能根治芬太尼这一“美国病”。
结语
此次博弈可能加速全球产业链重组,并进一步动摇美元霸权地位,特朗普的“强权政治”短期内虽能凝聚部分国内支持,但长期可能加剧美国孤立态势,与其宣称的“让美国再次伟大”目标形成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