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最经典的一首唐诗,14个字就是一幅画,没有学过,但是一看就能懂。

最美的唐诗都是这样的,它不像后世的诗文当中引用很多的典故,也不像后续的诗文当中在那里一个劲儿的练字。唐诗最大的特点就在于自然。



你看李白的诗:李白乘舟将欲行。你看杜甫的诗: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你看白居易的诗歌:薪烧炭南山中。你看柳宗元的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你会发现他们的唐诗当中浸透着两个字:自然。

即便是穿越1000多年以后,我们今天读到这样的诗句,毫无艰涩难懂之意。都宛若大白话一般,但是就是在这样的诗句当中,却蕴藏着唐诗最美的风景



就比如王维的这一首

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唐代〕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这是王维晚年的作品,依然可以显明山水诗的代表者。尤其是第二联: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转黄鹂

广阔平坦的水田上一行白鹭掠空而起,岸边繁茂的树林当中传来黄鹂鸟婉转的叫声



只不过是最常见的山水田园景色罢了,但是在诗人的笔下,却永远那么充满活力,却也永远那么让今天的我们读来身临其境。

诗歌不加修饰,纯属自然,但是却蕴藏了多层表达技巧:

这里有叠词,前面有漠漠,后面有阴阴。漠漠写的是广阔无际,形容水田面积很大;后面的阴阴指的是是幽暗的样子,说明繁茂的树林非常茂盛。

这里有动静结合,水田是静态的画面,夏木也是静态的画面。飞白鹭、黄鹂叫,这是动态的,这是动静结合。



有点面结合,漠漠水田就是面,阴阴夏木也是面;而白露、黄鹂就是当中的点,结合起来就是点面结合。

有视听结合吧,水田白鹭这都是看到的,是视觉描写,而黄鹂的鸣叫是听到的,是听觉描写。

虽然只有14个字,虽然看上去非常简单质朴明白,通俗易懂,非常自然,但是在这里,诗人却用到了多种表达技巧,这多种表达技巧用的天然去雕饰毫无痕迹。

这也应该是这样的唐诗流传到今天的重要原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