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希望之光”助力磐安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项目研讨会在县会议中心举行。会议聚焦中药材高质量发展,规范化种养,优质种子种苗选育繁育的现代化发展路径,重点围绕项目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基地建设与人才加持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磐安县委常委、副县长卢理强出席会议。磐安“希望之光”组合式人才帮扶团专家组组长、省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志安、省农科院科技特派员首席专家孙崇波,相关部门及企业代表参会。
会上,王志安提出,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需以顶层设计为引领,制定五年规划并明确任务目标,建议从四方面发力:一是建设技术创新平台,研发优质种子种苗繁育技术体系及标准;二是推广机械化生产,提升效率与规模化水平;三是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高技能人才;四是统筹资金与政策支持,为项目落地提供保障。通过多措并举,推动产业向现代化、高质量发展迈进。
孙崇波补充强调,磐安需在保护野生种子资源的基础上,围绕“磐五味”等特色药材开展驯化与品种选育,借助“希望之光”专家组的智力支持,深化“政产学研”联动模式,联合攻关育种技术,力争实现品种权自主化,为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卢理强指出,优质种子种苗选育繁育是磐安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短板,良种是优质中药材生产的基础,是中药材质量的源头保障,要站在保护和合理利用的高度开展良种选育与繁育工作,为中药材GAP提供优质种子种苗。从大盘山国家级保护区挖掘一批野生优质中药材种质资源、从民间种植养殖户中筛选一批优质种子,梳理提炼总结好的做法与经验,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典案例,县中药材产业发展促进中心与相关部门,要系统谋划,要参照省里列出的重点名单,梳理一批、培育一批、驯化一批有发展前景、有市场需求、药用价值较高,有优势的中药材优质种子种苗清单,搭建技术平台,制订有力措施、集聚有限力量,锻造有磐安标识,确定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工作任务,每年落实一二项,制订十五五中药产业发展规划,每年有突破,五年有大飞跃,取得实质性的成效。把磐安打造成全国第五药都,培育资源保护与良种繁育新高地。
来源:磐安县科协
编辑:吴裕慧
一审:陈航波
二审:卢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