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积极发展生态养殖,加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食品细加工,做足做活“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文章,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为更好解读农业“从头到尾”文章,科普中国大国粮策推出“做足做活农业‘从头到尾’文章”系列短片,走进可触摸的“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的鲜活实践和创新故事,彰显大食物观下的中国智慧。

一公斤小麦的价格大约是2.38元

一袋高筋面粉的价格大约是6元

一块面包的价格大约是20元

本是同根生

为什么“身价”差这么多?

答案藏在优质强筋小麦的“变形计”里


从“粮头”走到“食尾”

从田间走到舌尖

来看看经历“72变”的它

如何“麦”向新的未来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何中虎研究员介绍

我国开展优质小麦育种

已经接近40年

但优质强筋小麦的产量

比普通高产品种要低5%左右

且小麦总体来说筋力较弱

制作的面包、面条等品质

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

优质强筋小麦还需依赖进口

为此

团队以强筋面包麦为突破口

通过阶梯式杂交

历时20年

培育出品质可媲美进口小麦的中麦578

完成了“粮头”的突破

专家将目光放到了更长远的“食尾”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张勇研究员表示

为了让更多农民、企业与消费者共同受益

团队逐渐探索出

“种业企业+种植合作社+粮食贸易企业+面业集团”

相结合的产业化模式

对接产业链各环节的需求

将更好的产品

从田间地头送上老百姓的餐桌


2024年,中麦578

凭借“高产”“抗病”“好吃”等特征

夏收推广面积达942万亩

覆盖河南、山东、河北等8省

占全国强筋小麦种植面积的16.8%

订单收购量达110万吨

种植户年增收1.5亿元

带动面粉、烘焙等加工值超120亿元

从实验室到农田

从加工链到餐桌

一粒优质强筋麦

实现从“粮头”到“食尾”的全链条蜕变

策划

宋雅娟

记者

宋雅娟 肖春芳

编导

肖春芳 宋雅娟 谢芸

出品单位

中国科协科普部

光明网

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

中国农学会


往期链接:

【大国粮策】从“鸭力山大”到“吃鸭自由”:院士揭秘一只鸭的“增值密码”

【大国粮策】打通“畜头肉尾”产业链,秦川牛“犇”跑出圈

[ 责编:武玥彤 ]

原标题:《【大国粮策】从田间到舌尖,一粒小麦的“72变”》

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卢晓川

来源:作者:科普中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