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春耕备耕时节,记者在福建多地田间地头看到,随着一批新装备、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运用,育种和播种等环节的效率得到较大提升。



在福建省种业创新中心(琅岐)新品种展示评价基地,技术人员忙着把筛选出的生菜、西红柿等优质品种,按照不同的培育方式,在大棚内进行试验种植。

该基地由福州振兴乡村集团主导,一期占地311.5亩。福州振兴乡村集团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福州市蔬菜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种子总站等建立了产学研协同机制,为种子企业和种植户提供“看禾选种”平台,打通良种推广的“最后一公里”。



福建南平建阳区近年来不断推广“稻再油”模式,即种植一季水稻、一季再生稻、一季油菜的模式,实现“一田三熟”。目前,南平建阳区已建设30亩以上“稻再油”示范片21片,总面积约2900亩。



福建省南平市正在推进农机报废更新工作。借助消费品以旧换新方面的优惠政策,一些农机合作社也在加快农机设备的更新速度。今年,南平市除继续对田间作业监测终端、农用无人机、粮食干燥机等报废更新给予补助外,还计划把水稻抛秧机、色选机等十余个品种纳入更新补贴范围。


为了确保春耕工作顺利推进,福建泉州永春县湖洋镇政府积极行动,组织农技人员深入各村,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同时,相关部门提前协调,确保种子、化肥、农药等物资储备充足,让农户们无后顾之忧。


在永春大鹏苗木有限公司的柑桔苗木繁育基地里,工人们正忙碌地进行苗木的嫁接工作,技术人员也早早来到现场进行指导。公司还采用智能化管护设施,对苗木生长环境进行精准调控。

统筹:李杰 王健 李佳琳

编导:崔月平

记者:郭圻 陈旺

配音:郭清皓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