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考,外区生报考门槛会不会更高?怎样合理填报才能提高命中率?2024年,由于部分优质的区属高中提高了外区生的招生比例,同时也有部分区属老牌名校呼吁:外区生大胆填报,因为每年外区生都招不满!事实果真如此吗?南都记者整理分析了2024年区属学校本区生和外区生的招录情况,以供今年中考生参考。

全市区属普高外区计划6637个,共录取3609人

2024年,广州中考在外区生招生比例方面有一定的调整。这一变化主要体现在部分区的示范性普通高中可将不超过15%的招生计划面向外区户籍生招生;而在南沙区等部分普通高中学位供给相对宽裕的区,区属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经市教育局批准,可将不超过25%的招生计划面向外区招生。

在2024年,广州已经有15所区属高中外区招生比例增加至25%,包括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广州市玉岩中学、广州市科学城中学、北京师范大学广州实验学校、广州市黄埔区开元学校、广州实验中学、广州市黄埔区苏元学校、广州市南沙东涌中学、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南沙中学、广州市第二中学南沙天元学校、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南沙实验学校、广州市从化区从化中学、广州市从化区流溪中学、广州市增城区应元学校、广大附中增城实验中学。

这些增加了外区招生比例的高中外区计划利用率都比较高。 来自市招办的数据显示:全市的区属普通高中外区计划共6637个,一至四批次共录取3609人,比2023年增加536人。外区计划比例调整为25%的15所学校共录取外区考生1297人,外区计划利用率达到74.24%,其中黄埔区开元学校、广州实验中学、黄埔苏元学校、二中南沙天元学校、从化区流溪中学5所学校外区计划利用率100%,有效疏解中心城区学位压力,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全市普通高中学位供给进一步均衡。

51所学校有分差,黄埔苏元提升两梯度

对于本区生而言,外区生是一个“少数群体”,那么什么情况下才考虑外区学校的填报呢?通常,本区竞争激烈,会有部分学生把目光投向外区,如升学难度最大的天河区,有考生会更着重考虑老三区,或把增城、从化、白云、黄埔等区属学校做一个保障托底;也有部分区域的考生,如白云、番禺、增城、从化等区域的考生,在报考省市属学校希望不太大的时候,也会把目标定在外区一些优质学校。

选择外区生身份升学,和本区生相比,其门槛到底有多高?南都记者整理分析发现,第三批区属73所学校(校区)中,没有分差的仅有22所学校;12所学校本区生和外区生的录取线有梯度差,51所学校有分差,而分差最大的学校则是首年招生的黄埔区苏元学校高中部,外区生分数线比本区生分数线高了71分,分数线梯度差为两个梯度,外区生的录取分数线达到第一梯度线的702分。











在73所学校(校区)中,老三区的竞争较为激烈。老三区21所学校中有15所学校的外区生分数线比本区生要高,其中广州市第一中学、广州市真光中学(汾水校区)、广州市第四十一中、海珠外国语实验中学的外区生最低分数远超本区生。老三区学校质量相对不错,而且选择较多,作为老三区的考生,能留在本区升学就尽量留在本区,除非有绝对的优势,除了本区龙头中学外,还有实力去冲击其他区的优质中学。

天河区7所学校中,尽管有6所学校的外区生分数比本区生高,但分差并不明显,以一两分的分差居多,最大分差是广州市七十五中学,外区生比本区生最低分数高9分。分数线上了第一梯度线的天河外国语学校,本区生与外区生的最低分数持平。

黄埔区比较有意思,2024年该区大部分学校都扩大了外区招生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众多外区生关注。7所学校中不仅有5所学校的外区生分数线比本区生要高,其中还有3所学校的外区生需要提升梯度线,苏元学校分差、梯度更是大幅提升,外区生的最低分数达到了第一梯度线。近年来,黄埔教育在硬件和软件建设上不遗余力,取得了较大成效。在这一点上需要提醒的是,作为外区生在填报黄埔区学校的时候,可以适当考虑把目标学校提升一点分数再结合自身情况来衡量。

白云区、番禺区或许可以作为外区生保底的选择。白云区有9所高中,尽管有8所高中外区生分数线比本区生要高,但大部分也仅高出一两分,最大分差是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江高校区)达到6分。而番禺区8所学校中,仅有3所学校的外区生分数线要比本区生高,还有1所学校甚至没有录得外区生。因此,这两区相对而言,算是冷门的招生区域,有较高捡漏的几率。

当然,我们表面看到的是大部分外区生分数都比本区生分数要高,但也不排除外区生报考的人数较少,实际上外区生名额还是没报满,不一定非要如此高分才能录取。所以,具体到每一所学校的情况,不妨在招生开放日时,留个心眼多问问。

采写:南都记者梁艳燕

制图:麦毓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