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下午,2025年宝山区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在区级机关大楼召开。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陆韬宏、宝山区副区长丁力出席会议并讲话。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健康医学院相关处室领导,相关委办局、各街镇(园区)分管领导,中山医院、瑞金医院、华山医院、九院、曙光医院相关领导,区内各基层医疗机构主要负责同志,区卫生健康委领导班子、机关科以上干部参加会议。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宝山区过去一年在医疗资源扩容、基层服务效能提升、健康产业与城市功能融合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绩。医疗资源配置跑出“加速度”,紧紧牵住优质资源提质扩容这个“牛鼻子”,与上海中医药大学深化合作,引入瑞金医院优势资源,仁和医院改建、仁济宝山分院新院两大民生工程建成投用,区属医院首次拿下“国字号”临床重点专科立项。健康服务亮出“新温度”。常住居民社区门诊量占比居全市前列,家庭医生签约数量全市第三。宝山区还在全市率先实现社区“夜门诊”全覆盖,把社区卫生服务时间延长到了晚上8:00。“医路伴您”党员陪诊让困难群体看病不再犯难,骑士“医”站为新就业群体送上健康守护。
会议强调,2025年宝山区卫生健康工作要立足“一地两区”建设,重点做到七个“进一步”。要进一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强化卫生健康工作政治保障;进一步深化改革攻坚,完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进一步强化区域医疗服务能级,打造上海北部医疗高地;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强化社区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聚焦服务优化,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进一步推动创新发展,激发卫生健康事业新活力;进一步筑牢公共卫生防线,提升城市安全韧性。
据悉,宝山区在2025年将强化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扩大基本诊疗病种和适宜技术应用,推动一批独具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向“社区医院”转型。要强化居民健康管理,提高家庭医生签约率,实现重点人群签约全覆盖。要推动社区“三中心一诊室”建设,打造“家门口”综合健康服务平台。聚焦服务优化,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做实上级医院门诊号源优先预约,增设周末门诊、专科专病治疗门诊及社区双休日专家门诊。加强医疗护理队伍建设,探索“免陪照护”病房建设。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强化中医优势专科建设,打造中西医结合特色高地。夯实社区中医药服务阵地,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推进数字化转型,深化“智能化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推进区级处方流转平台建设,依托医疗大模型技术,在智能辅助诊断、个性化健康管理等领域先行先试。
此外,宝山区还将聚焦助力打造“便利城区”,融入“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打造“家门口”健康服务示范场景,加速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改造工程。依托“医联体党建联盟”建设,持续深化市级医院内设支部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居党支部共建内涵,让优质医疗资源真正“沉下去”,以卫生健康“小支点”撬动城区品质“大提升”。
区卫生健康委党政主要领导分别就2025年卫生健康党建和行政重点工作进行部署。会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吴淞医院、淞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月浦镇作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