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日本驻南通最高司令官小林信男派出重兵,浩浩荡荡向新四军所在的掘港杀去。

这个消息,很快被我军在南通的卧底施亚夫得知。因为事发紧急,此时去通知新四军撤退已然来不及。危急关头,施亚夫灵机一动,对部队下令道:“走,去向鬼子借个道!”



正是这个临时抱佛脚想出来的主意,在生死一发之间,拯救新四军于危难之中。

这其中,又发生了哪些惊心动魄的事情呢?

1、误打误撞成伪军师长

1937年,日军轰炸南京城,导致监狱被炸塌,正在服刑的施亚夫得以重获自由。

一年之后,施亚夫得知日军已经登陆南通,当即通过人脉在南通拉起一支队伍,起名“中国工农守土团”,并秘密和新四军建立了联系。

至此之后,施亚夫开始和新四军互通有无。



时间来到1940年,在我军的指示下,施亚夫开始担任南通宪兵队和特务队队长。不久之后,这支队伍改名为“绥靖军第七师”,并很快引起汪精卫的重视。

能在日军的地盘拉起一个师,看来这个施亚夫相当不简单!

于是1942年,汪精卫对他伸出了橄榄枝,派出严济南去和他接触,想要收编这支部队。

严济南奉命来到南通,受到施亚夫的热情接待。酒桌上,施亚夫对严济南是又敬酒又给钱,并主动介绍起自己这支部队的来历,称之前自己在冯玉祥手下当差,因为不甘心只当个团长,于是愤然出走,在家乡南通买了一批枪,打算自己出来单干。



“当然,这只是暂时的,如果能得到汪主席的‘垂青’,那再好不过了!”

得知施亚夫有“投诚”的打算,严济南十分高兴,却没有显露出来,他需要知道,施亚夫的部队是不是真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有一个师的编制。

于是,他当即提出,要到施亚夫的部队中去视察。

此时施亚夫的部队只有二三百人,如果严济南到部队中,一切就都露馅了。

好在施亚夫早有准备,他当即端起酒杯,面露难色道:“我的部队都在海门、如皋一带布放,那里新四军很多,经常进城捣乱,我想严先生应该非常清楚他们的厉害吧!”



也许是为了印证施亚夫的话,就在二人交谈中,门外突然响起一声枪响,施亚夫的副官立刻跑了进来,报告道:“报告师长,有一伙新四军已经进入城内打游击,我们该如何是好?”

施亚夫立刻让副官将特务营调入城内,保护严济南的安全。

当然,打枪的并不是真的新四军,一切都是施亚夫的安排,故意演给严济南看的。就是要让他放弃到军营视察的打算。

果然,听到外面的枪声,严济南立刻被吓破了胆,当即表示,自己不去军营了,让施亚夫拿出第七师的名册,让自己看一眼就行了。



为了糊弄严济南,施亚夫假意表示整理名册需要一段时间。背地里,他让人找来一本百家姓,开始连夜编纂名册,几天后,一本崭新的,登记有12000个姓名的名册,被交到了严济南的手中。严济南看完后,对此表示非常满意。

回到南京后,严济南将看到的一切向汪精卫如实禀告。

得知施亚夫手中真有这么多部队后,汪精卫大喜过望,急不可耐的给他发电报,邀请他到南京任职。施亚夫如约赶到南京后,受到汪精卫的亲自接待。

不久之后,施亚夫被送到南京将校学校学习,毕业之后,回到南京师部。至此,他的“绥靖军第七师”摇身一变,成了“伪七师”。



而施亚夫,也正式成为我军带入敌人心脏的卧底。

2、南坎会议收到“意外”情报

1942年,日军侵华总司令畑俊六和汪精卫决定,对苏中、苏北地区展开“清乡”行动。

得知消息后,施亚夫立刻将情报送到了新四军总部。

为遏制日军行动,粟裕、叶飞、王必成、陶勇等新四军干部聚集在南坎,商量下一步的行动,这便是著名的南坎会议。



没想到,会议进行到一半,日本驻南通最高司令官小林信男突然将一份情报扔到会议桌上,表示现在新四军正在南坎开会,要求部队立刻集结,埋伏在新四军干部回程的必经之路上,将他们一网打尽。

得知消息后,施亚夫心中“咯噔”一下,他立刻反应过来,新四军中被安插了日军卧底。他赶紧一边向小林信男求证情报的真实性,一边派人向新四军传递情报。

当情报送到粟裕手上时,会议早已结束,干部们已经踏上回程的路。

粟裕赶忙将手下所有的通讯员全部派了出去,让他们把干部们追回来,这才没有酿成大祸。



最危险的当属苏中行署主任管文尉,通讯员追到他时,他已经抵达弥港港口,正打算坐船离开。而此时,日军已经埋伏在弥港,正打算打管文尉一个措手不及。

却因为施亚夫传递的情报,最终功亏一篑。

因为这件事,日军也开始意识到,自己队伍的高层中出现了卧底。

因为弄不清到底是谁,小林信男决定整编伪军队伍,将伪军第五师、第六师、第七师全部遣散,另组建伪三十四师。施亚夫也被降级,成为参谋长兼一三五团团长。

从小林信男对他的任免就能看得出来,此时日军已经对他有所怀疑,只是没有证据罢了。



降级之后,施亚夫便带着队伍进驻如皋城,过起了闲云野鹤的日子。

平时没什么事,他便会独自到野外打猎,时间晚了,便直接在城外的草屋过夜。

谁也不知道,这里看似平平无奇,其实是施亚夫和新四军秘密接头的据点。

在施亚夫的帮助下,新四军多次化险为夷,这也让日军意识到,埋伏在他们之中的卧底并没有被铲除,因此对伪军的审查越发严格起来,施亚夫传递情报也越来越困难。

终于,因为一次秘密行动,让施亚夫的身份彻底暴露,他该如何求生呢?

3、巧使妙计救陶勇

这天,施亚夫正打算到城外打猎,一辆吉普车从远处一路开来,径直停在他面前,从上面下来一个日本军官,递给他一份作战方案,让他带领两个团,协助石港的山本大队突袭新四军驻扎在掘港的陶勇第三旅。



得知消息后,施亚夫心道坏了,但日军已经赶到,自己要立刻带部队开拔,根本顾不上传递情报,一旦日军包围掘港,陶勇的第三旅就真的危险了。

危难时刻,他另一激动,想出一好办法,打算去找鬼子借个道。

部队开拔后,施亚夫并没有按照计划直接去掘港,而是直奔山本大队驻地。

抵达军营门口,施亚夫命令部队原地修整,自己则找到山本,要求从石港借道。山本自然不会答应他这个要求,两个人便在军营门口吵了起来。

吵到一半,日军哨兵气不过,当即掏出枪,一枪击毙了施亚夫的翻译官。



见自己的人被打死,施亚夫十分生气,也顾不上再执行命令。立刻拉着山本来到小林信男面前,让他自己讨回公道。

见到山本和施亚夫吵作一团,小林信男气不打一处来。两支部队闹成这样,围攻新四军的计划肯定是泡汤了,气急之下,他当即将两个人臭骂了一顿。

挨骂之后,施亚夫装出一副委屈得样子,将帽子一摔,说道:“明明是山本制造了‘流血’事件,你却替他说话,如此袒护自己人,这差事没法做了!”

说着,扭头就要离开小林信男的办公室。

见到施亚夫“发火”,小林信男赶忙将他叫了回来,安抚几句后,这件事便不了了之了。

4、起义等于回“娘家”

因为这件事,更加加剧了小林信男对施亚夫的怀疑。

他一边不动声色,一边让人暗中调查施亚夫,最终发现,施亚夫竟然曾经在红军中任过职,并暗中与新四军联系,这让小林信男气不打一处来。



生气归生气,小林信男知道,施亚夫手中掌握着大量部队,如果轻易对他动手,一旦引起兵变,后果将不堪设想,必须要想个完全之策。

思量再三,小林信男当即决定,以开会的名义,将施亚夫骗到会议室,将其一网打尽。

不得不说,如果真让小林信男得逞,那施亚夫就真的危险了,好在他有贵人相助。

1944年1月2日晚,施亚夫刚回到家,副师长范杰的夫人便登门拜访,称他的身份已经暴露,让他赶紧出城。

施亚夫不知道范杰夫人是在诈自己,还是真的担心自己的安危。



因此,他一面应付,一面将自己暴露的消息通知了新四军。新四军高层开会研究后,最终决定,让施亚夫率领部队起义,时间定在了1月11日。

没想到到了1月3日,小林信男突然下令全城戒严,只准进不准出。

施亚夫意识到,小林信男很有可能会在近期对自己动手。如此一来,自己不能等了,当即决定,将起义时间改为1月5日晚上。

这天晚上,施亚夫特意陪师长田铁夫打了几圈麻将。散场之后,他立刻回到部队,召集队伍后,浩浩荡荡向城外杀去。



为方便出城,他还特意押来了田铁夫的司机,让他给自己开路。

到了城门口,哨兵果然将他们拦了下来。就在此此时,田铁夫司机从车上探出头来,对哨兵破口大骂道:“田师长的车你都敢拦,你有几个脑袋!”

见到田铁夫的司机,哨兵当即吓破了胆,再也不敢拦,当即开门放行。

虽然部队已经到了城外,但田铁夫也知道了施亚夫投诚的消息,当即带着一个营出城阻击,双方在城外发生了激烈的枪战,投诚部队略有损失。

此时,后方只有田铁夫的一个营,但如果日军追上来,后果不堪设想!



就在施亚夫不知该如何是好时,不远处的新四军驻地听到了枪声,他们立刻意识到,可能是施亚夫的投诚提前了,当即带领部队前来支援。

此时田铁夫激战正酣,见到新四军赶到后,立刻就怂了,再不敢恋战,当即带着部队灰溜溜的离开了。而施亚夫和他的投诚部队,则在我军的掩护下,成功回到新四军驻地。

见到粟裕后,施亚夫十分激动,紧紧握着他的手道:“终于回‘娘家’了,之后再也不用遮遮掩掩,终于能堂堂正正打鬼子了!”

抗战时期,像施亚夫这样的卧底英雄还有很多。



他们“身在曹营心在汉”,纵使身处敌营,也已经在为抗战默默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他们很多连姓名都没能留下,就已经倒在了敌人的屠刀下。但即使如此,他们依旧前赴后继,在这看不见的战场上高呼酣战,用鲜血和汗水铸成新中国不屈的长城!

这样的英雄,值得我们所有人永远铭记和敬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