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吧,淡豆豉,也是一味好药
豆豉是豆子经蒸熟发酵之后形成的,在广东,阳江豆豉最为出名。在中医养生中,春天应多吃芽,取其生发之性,夏天多吃叶,取其叶茂之性。秋天多吃瓜豆,取其滋阴润燥之性,冬天多吃根茎,取其收藏生精之性。多吃应季蔬菜,就是这个道理。
那么豆子在秋天成熟,自带滋阴和胃的作用,经蒸煮之后从凉转为温性,升散温通的作用又加强了,又略带苦味,可以涌吐可以下降,而且但凡发酵之品都有健脾胃助消化的作用,比如中药的焦神曲经常用于食积,就是发酵品。综合起来,豆豉有温通发散解烦热,可升可降,助消化的作用。
所以当你受寒感冒了后胸憋心烦郁闷怎么办?网友肯定会问心烦郁闷,不是热吗?
怎么可能是受寒之后的症状呢?一看他就没下过乡,哈哈,农忙收割之后,田地里堆满了稻草,一场雨之后你伸手到草堆里就知道,里面是闷热难忍的,因为寒和湿把毛孔关闭,但心还在跳动,五脏还在运行,动肯定有热对吧。所以要把毛孔打开。
又有网友说,我知道我知道,苏医生经常说的姜枣汤,吃了就容易发汗,这寒就解了。是这个道理,但憋郁热,还是偏热。
如果身体壮实的人喝了姜过热就难受,那有没有药性没那么热的又能通透的药呢?这不正是豆豉吗?是温的,但没姜那么热,所以加上几根葱,喝上一碗,有点微微出汗就好了。
说到豆鼓,又想到了贵州的酸汤,为什么贵州的人民在夏天大汗淋漓口干郁热实在没胃口吃饭,怎么办?他们喜欢到家里挖一碗酸汤喝,酸可以收敛止汗,生津止渴,发酵过的酸还能助消化,最是解暑啊!
豆豉这么好,当然要入菜啊,所以有了豆豉香蒜蒸排骨,豆豉鱼汤,豆豉鲮鱼罐头,我家的那位最喜欢豆豉鲮鱼炒油麦菜,味道也是一绝。
以豆鼓入药,叫淡豆豉,为了更好的药用,它发酵之后用一些麻黄或苏叶去炮制就加强了发散风寒的作用,用一些青蒿和桑叶炮制就增强了发散风热的作用。
所以《伤寒论》有栀子豆豉汤”(栀子、 香豉) 主治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及发颠倒,心中懊憹,此药主之。
又有小儿豆豉翘清热颗粒,用于小儿风热感冒挟滞症,表现为发热咳嗽,鼻塞流涕,咽红肿痛,胃口差脘腹胀满,便秘或大便酸臭,尿黄等。
以上说到中药,请在中医师指导下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