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四十二年,东光县西市口的张家老宅闹出了狐祟。

先是檐角的铜铃无故作响,接着厨房的瓦罐接二连三碎裂,最蹊跷的是二夫人晨起梳妆时,镜中竟映出半张狐脸。

张员外抄起枣木拐杖满院子追打,直骂得檐瓦上的积灰簌簌而落。

那日刚入夜,李明朗吩咐小厮在书房生了个火盆,打算苦读一宿。

忽听得轻微的叩窗声,心中诧异。放下手中的书籍,起身走向窗户,缓缓推开。

烛影摇曳,一位青衫公子负手立在窗外,腰间玉佩在清冷的月光下泛着淡淡的幽光。

“李兄可还记得十年前城南破庙的旧事?”

他开口时,李明朗才惊觉这声音竟与当年救自己性命的白狐一般无二。

十年前,李明朗赴京赶考遇盗,若非一只白狐化形相救,此刻早已白骨生苔。

“原来是白先生。”李明朗惊喜,欲出门迎接。

却见他指尖轻叩窗棂,月光在他指甲上凝成霜花,“今日叨扰,实因张员外家小儿顽劣,我族小辈不服,争斗起来,以至惊动了尊邻。”

“无妨……”这二字才从李明朗嘴中出来,就听张家又开始吵闹,声音隔着风火墙隐隐传来。

张员外的骂声难听,混着瓷器碎裂的脆响,传入耳中,格外的清晰。

白狐叹息道:“我族修行不易,小儿女贪看人间烟火,难免举止唐突。本欲明日亲往致歉,不想张员外性如烈火,倒教我等进退维谷。”

正说着,忽闻东邻传来重物坠地之声。李明朗忙披衣出门,却见张家大少爷被一股无形之力推搡着撞在门前石狮子上,额角鲜血直流。

见状,张员外举着菜刀冲出来,刀刃在月色下泛着寒光,一如他冰冷充满怒容的面庞,“妖孽!今日不除你,誓不为人!”

然而,他冲得太猛,又不慎踩着了一粒石子,结果整个人不受控,扑向站在侧方的李明朗。

眼看那把菜刀即将砍向李明朗的面门,就在这瞬间,白狐闪身上前,宽大的衣袖轻挥,急速落下的刀竟在半空凝滞。

“张员外且息怒。”他的声音如清泉浸石,令人心神为之一静,“令郎不过误食了我族珍藏的朱果,并无大碍。”

张员外愣在当场,二夫人抱着昏迷的儿子哭喊道:“老爷,果真是狐仙显灵!前日大少爷确实偷吃了供果!”

一旁的李明朗静静地听着,这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张家老宅旁,一直有座荒废的空宅,常有狐狸出没。

本来人狐互不干扰很多年,前夜,张家大少爷买了许多烟花,带着小厮在后院花园里点着玩。

小狐狸觉得有趣,趴在屋顶偷看,不慎踢下一块瓦片,砸坏了堆放在檐下的烟花。

见闯下祸事,小狐狸赶紧溜走了。而张家大少爷气恼不已,爬上墙头,对着空宅大骂了一通。

小狐狸吓得没吭声,以为他骂完,这事就此可以完结。哪知深夜,张家大少爷带着小厮悄然翻入空宅,把狐族供奉的朱果偷走了。

当小狐狸发现时,张家大少爷已经把它当成普通果子给啃了。

小狐狸气极,趁家中长辈不在,率领同伴到张家捣乱。

此事虽是小狐狸错在先,但他是无心之举,而张家大少爷却是故意为之。

因此,白狐神色淡然地对张员外说道:“我等与府上比邻而居,原应守望相助。族中幼辈偶有唐突,本属常理,能容则容。若实在难以释怀,亦可告知父兄,也自会处置。然府上少主人夜入空宅,窃我族供奉之物,此等行径,于理不合,于情相悖。”

“我族修炼玄功,出入无形无踪,往来难以预测。尔等肉眼凡胎,视听莫及,防无可防。然尔等偏要以血肉之躯螳臂当车,岂非自寻烦恼?今日之事已见分晓,胜负之势一目了然。望员外三思而后行,莫要再行鲁莽之举。”

说罢,白狐俯身查看伤者,指尖在伤口上轻轻一点,血珠竟凝成一颗红珊瑚。

“令郎福缘深厚,朱果于他大有裨益。”他转身对张员外深揖及地,“我族在此修行已逾百年,本不愿惊扰世人。若蒙不弃,愿以千年修为护佑贵府三代平安。”

张员外丢了菜刀,扑通跪倒:“大仙恕罪!张某有眼无珠,冒犯了仙驾!”

白狐扶起他,从袖中取出一个青瓷瓶:“此药可疗外伤,每日三次,七日即愈。”

他转身欲走,又回头叮嘱:“明日巳时,请在中庭设香案,我当亲率族人谢罪。”

次日清晨,张家门前车水马龙,东光县的乡绅们都来瞧这百年难遇的奇观。

巳时三刻,一阵清风拂过,三十六只白狐排成雁阵,为首的正是昨夜的青衫公子。

张员外慌忙点燃三炷檀香,青烟袅袅中,白狐开口道:“我族修行不易,恳请诸位容我等在此安身。”

他转头对张员外微笑:“贵府若有急难,可至城南古槐下焚此黄纸。”

随即,递上一张符纸。

此后,张家老宅和空宅又如之前,人狐互不干扰。

三年后,张家的商船遇飓风沉没,张员外在古槐下焚化符纸。

当夜,他便梦见白狐率领水族托举商船。待船靠岸,满舱货物竟完好无损。

乾隆四十九年,已在京城为官的李明朗回乡探亲。偶遇张员外,谈及此事,他唏嘘不已,“若非当年白先生以德报怨,张某早已家破人亡。”

李明朗拊掌长叹:“世间恩怨,皆在一念之间。白先生以修行之身,尚知忍让,我辈凡人更当效仿。”

张员外点头称是,忽然压低声音:“实不相瞒,白先生前日托梦于我,言东光县将有大劫。”

接着,他从怀中取出一个锦囊,“这是白先生留下的避灾图,烦请李兄转呈县令大人。”

李明朗接过锦囊,触手温润,分明是白狐身上的玉佩所化。打开一看,图上画着东光县全景,城南古槐处隐隐有红光闪烁。

三日后,县令依图,让官差在古槐下掘出暗河,解除了水患隐患。

东光县百姓感念白狐恩德,筹款在城南修建了狐仙祠。每逢初一十五,祠前香火鼎盛。

李明朗每次回乡探亲,必去那里独坐。青烟缭绕中,仿佛又见青衫公子负手而立的身影。

晚年,辞官回乡的李明朗最后一次去狐仙祠,感慨万千。

“如今想来,世间万物皆有灵。白狐以千年修行教化世人,其胸怀境界,远胜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伪君子啊。”

恩怨情仇转头空,唯有慈悲留世间。这般豁达与智慧,天下又有几人能做到呢?

(此文由笑笑的麦子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