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情节存在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回来的他们都不是人,只有彭佳木失踪了!”

从罗布泊探险回来的老兵躲在村子里,看似精神失常,实则隐瞒着一个大秘密。

真相揭开后,令人毛骨悚然。



01

1980年,刚刚进行完十公里拉练的杨国安一回到地方,就立马躺在了地上。

他到了之后,在原地休息了五分钟,战友们才陆陆续续的赶了过来。

打头的那个战友上气不接下气的说:“杨国安,还得是你啊,我今天拼尽了全力都还赶不上你,你是吃什么长大的啊?”

“我是吃红薯长大的。”杨国安已经休息的差不多了,等连长过来的时候,他已经给战友们拿来了水。

连长正准备检查一下他们拉练的成果,这时候一个穿着绿军装的领导走进来了,对方一看就是个文职人员,弱不禁风的样子。

他在连长耳边说了几句话,连长皱了皱眉,突然将目光落在了杨国安的身上。

“就他吧,这小子浑身都是力气,耐力也行。”连长指了指杨国安,那个领导的目光也看了过来,在他的身上扫了扫,点了点头。

几分钟以后,领导把杨国安带走了。

作为一个士兵,本能就是听从命令,所以直到离开军营,杨国安什么都没有问,而是老老实实的走在后面。

接着,领导带着杨国安坐上了一辆绿色军车,慢慢的驶离军营,大约过了两个多小时,他们来到了一个村子里。

“等会儿我带你去见科考队,你的任务就是负责保护他们。”

领导简明扼要的说:“一切听从彭先生的命令便是。”

杨国安立正行礼:“是!”

两人在村子里拐了几个弯,进入了一个普普通通的院子,外面的墙体斑驳,院子里也落满了黄叶,一个文质彬彬的男人从屋子里走了出来,看到两人后眯了眯眼睛。

“你们这是……”

男人刚刚开口,杨国安就注意着他的胸前吊着一个吊牌,上面写着“彭佳木”三个字,顿时端正了神色。

“彭先生,这是我给你们科考队配的保镖,别看这小子年轻,实际上能干的很,今天刚刚从军营里调出来的。”

领导熟稔的和他打招呼,又说:“你们这次是去罗布泊,里面危险的很,放任你们一群科学家进去,我可不放心,所以就把这个士兵带上吧,路上肯定会有用的。”

彭佳木也没有拒绝,脸上带了笑容:“挺好的,我们这也是头一次去罗布泊,以前去的那几个科考队全部都没有安全的回来,那里多半是有什么问题存在,带着一个士兵,也就多了一层保险,我明白你的意思。”

两人一边说着话,一边往屋里走。

杨国安看似木讷听话,实际上悄悄的竖起了耳朵,听着两人的对话

看样子他们打算在一周以后从青海出发,跨越山脉罗布泊,即使是没有什么文化的杨国安,也听说过这个被称为死亡之地的地方。

听说里面是一片荒漠,可也有人说里面是奇特的丹霞地貌,甚至还有人说那里违反常理的存在着喀斯特地形,可一直都没有科考队证实这些传言。

这一次,作为知名科学家的彭佳木打算深入罗布泊,收集里面的地质数据,更关键的是想要勘探有没有矿产资源,这些都是比较复杂的工作,保守估计他们得进去大半个月,因此他们决定带上一整个月的物资,整个部队就变得庞大臃肿了起来。

可就在两人讨论的时候,彭加木却眉头一皱,说出了一个意外情况。

02

去年,陈老带领的科考队进入了罗布泊,可是只有一个人出来,那是唯一一个活着从罗布泊出来的人。

这个意思是指深入罗布泊出来的科考队的人,并非是那些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徘徊在罗布泊外围的村民。

“他带回来了一个关键信息,那就是罗布泊里面并不缺水,所以我们的行囊可以适当的减少水源。”彭佳木试探的说。

“不可能,绝对不可以减少携带的水源。”引导表情一变:“你应该比任何人都清楚水源在沙漠的重要性,虽然那里面有各种各样的传言,但从外围来看,罗布泊确实是沙漠。”

领导的语气不容置疑,虽然减少科考队的负重很重要,可领导更关心的是科考队员的生命。

看他如此坚持,彭佳木也不再说什么了,毕竟这只是一个试探性的意见。

和领导商量完事以后,彭佳木也多问了杨国安几句,得知他入伍才五年后,有些担心他经验不足。

杨国安立马站直了身体,铿锵有力的说:“请领导放心,我一定好好的执行任务!”

彭佳木被他郑重其事的样子吓了一跳,连忙说道:“好好好,我相信你!”

就这样,杨国安正式加入了科考队,他这才知道由彭佳木带领的这支科考队并不简单,除了彭佳木是知名科学家以外,里面同事还有三位教授,剩下的都是他们的学生,以及精通地质和水文的专家,整个科考队的阵容不可谓不豪华。

“那为什么只有我一个士兵过来,不多找些人来保护你们?”彭佳木介绍完科考队以后,杨国安疑惑的问。

彭佳木摇了摇头,说:“罗布泊的环境实在太复杂,再多的士兵进去也没有用,因为危险从来不是来自于人,而是令人敬畏的大自然。”

杨国安并不懂他的话,可他懂得服从命令,因此事事以彭加木的要求为主。

一周以后,这个科考队浩浩荡荡的出发了,从青海到罗布泊,距离非常遥远,但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也熟悉了起来。

“小杨啊,前面就是最后一个补给站了,咱们得多带点东西。”有一个学生走在杨国安旁边,时不时的说话。

杨国安却很少回答,因为他大部分的注意力都在警戒周围,生怕有什么危险。

之后,他们进行了最后一次补给,正式踏入了罗布泊。

里面确实是一片荒漠,可走了一天,地形慢慢发生了变化,杨国安敏锐的观察到在一些大石块下面,依稀有些绿色的植物。

又过去了五天,他们已经深入罗布泊的腹地,这时,彭佳木的表情发生了变化。

只见面前出现了一大片五彩的石块,走近了一看,石块表面上像是涂了油彩一样,远远的泛着光。

有一个学生情不自禁的靠近,却在下一秒狠狠的摔了一跤,大家赶紧过去扶他,却在他的身体下面发现了一块双鱼头玉佩,约手掌大小,表面斑驳,但玉质清透。

“这里怎么会有这么一块玉?”大家赶紧围了过去,彭佳木更是眉头紧皱。

“这块玉不简单,我曾经在一本古籍中看过,鱼本就有衔接阴阳之意,双鱼头玉佩更是代表了一阴一阳,它出现在这里……”

彭佳木的尾音低了下去,杨国安只隐约听见了“阴阳转换”的词汇,心中顿时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

这种预感很快就成真了,就在捡到这块玉佩的当天晚上,极其诡异的一幕出现在了他们眼前…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