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务难题:迟到早退途中受伤能否认定工伤?
李某每日固定9点上班,某日因送孩子上学绕道,8:50在距公司1公里处发生交通事故。公司以“非合理上班路线”为由拒绝工伤认定,李某陷入争议。
普通人常见困惑
- 绕道接送孩子、买菜是否影响“合理时间”认定?
- 弹性工作制员工如何证明上下班路线?
- 迟到/早退途中发生事故能否获赔?
二、法律分析:合理时间的“三要素判定法”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及相关司法解释,法院审查三大核心要素:
要素一:时间关联性
要素二:路线必要性
- 常规路线:住所→单位的最短路径
- 合理延伸:接送子女、日常采购等生活必需活动
要素三:行为目的性
- 考勤记录、工作安排通知
- 通话记录、监控录像等客观证据
三、操作指南:三类主体的应对策略
劳动者必做动作
1.固定通勤证据
- 每日打卡记录截图
- 导航软件行程轨迹存档
2.突发情况报备
- 绕道时向主管发送报备信息
3.事故后24小时取证
- 立即报警并索要事故认定书
- 拍摄现场环境照片(含路标、时间)
用人单位合规要点
1.制度明确化
- 在员工手册中载明考勤规则
- 弹性工作制需书面约定核心工作时间
2.管理留痕
- 外出审批通过OA系统留档
- 异常考勤及时书面确认
️争议解决路径
1.行政阶段
- 收到《不予认定决定书》60日内申请复议
2.诉讼阶段
- 收集证人证言、历史通勤记录等新证据
- 重点论证“时间合理性”与“路线必要性”
典型案例对比表
四、高频问题解答
Q:居家办公后外出受伤能否认定工伤?
A:需同时满足两点:
- 外出事由与工作相关(如见客户)
- 用人单位对工作地点无硬性限制
Q:加班至深夜回家途中发生事故,时间是否算“合理”?
A:原则上支持,但需提供加班审批记录或工作沟通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