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19中国青少年儿童睡眠指数白皮书》数据显示,62.9%的6-17岁青少年儿童每日睡眠不足8小时,其中13-17岁群体比例高达81.2%。睡眠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孩子上学后往往不够睡!

一位刚上初一的孩子妈妈说:“孩子6点放学,上完辅导班到家已经8点半,各科作业加起来,完成就到11、12点钟了。早上做校车7:00就得出门,孩子最晚6点起床,每天睡觉时间6-7个小时。”



01导致孩子睡眠不足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学业负担重、课外辅导多,如果孩子还想放松、玩会儿手机、看会电视,时间更是捉襟见肘。

面对辅导班和睡眠的抉择,家长和孩子都陷入两难。停掉辅导班,担心孩子成绩下滑。事事都想兼顾,却难以得到平衡。感叹:我的时间不够用!

02家长有没有办法让孩子既学得好又睡得足?

(1)榜样力量动起来

其实大人也想放松,尤其左手工作右手家庭的双重压力下,晚上到家就想刷会手机、打两把游戏。

孩子心里想:我都学一天习了,我也想放松一下,明天又得上学了!

大人若能自律,从约束自身开始做起,孩子也会受到潜移默化地影响。



(2)增强孩子自控力

小孩子真的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尤其爸爸玩游戏、妈妈刷视频,孩子的心都跑到手机声音上面了,很难集中注意力学习。

当孩子注意力容易被丁点事情分散后,即使周围没有声音,心里也难以平静,思绪飘散,学习效率大打折扣。

培养孩子自控力的同时,还要营造安静的学习环境,减少干扰。

(3)提高孩子的认识力

为什么完成作业时间都已经很晚了,孩子还是想看一会儿手机?除了孩子缺乏对时间的管理意识外,他并未意识到睡眠对学习的重要性。或许在孩子看来,他晚上睡一会儿,早上能起来就可以了。

让孩子明白睡眠不足会影响记忆力和专注力,长期下来还会影响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生长发育迟缓。

那如果睡眠充足,听课效果好,大脑转得快,理解力也会更强。因为注意力集中记得准确,写作业时间也被缩短了。这样就形成了良性的循环。



(4)提高学习效率

放学回家的时间有限,需要做作业的科目又多,如果能缩短每一科的完成时间,就能为睡眠争取更多空间。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不同作业可以穿插来,调动大脑的活跃性,避免长时间单一科目导致的疲劳。

同时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总结适合自己的高效学习方法,提高各学科的学习效率。

最后,面对孩子睡眠不足的问题,还可以和同学家长聊聊天,看看其他同学都是如何完成作业的,借鉴他人经验,结合自家情况,调整学习策略,逐步找到平衡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