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开峻
姑苏城外,石湖边,一弯九孔石桥静卧了千年。2003年到1014年期间,开峻在横塘居住,时不时地溜达到石湖边,只为了目睹石湖串月的奇观,好笑的是,一次没成,月亮每次都不赏脸。记得传说,当八月十八的月光穿过桥洞,水面便会浮现九轮明月相连的奇观。这串月华不仅映照着太湖支脉的潋滟波光,更串联起吴地两千五百年的爱恨嗔痴,将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传奇,都化作石湖里的粼粼星芒。
石湖串月之美景
【月下惊鸿影:藏在石湖典籍里的倾城之恋】
话还得上溯到春秋末年时期,越国上将军范蠡卸下官帽,携着绝世美人西施泛舟石湖。七子山的倒影在碧波中碎成翡翠,浣纱女纤手掠过琉璃色水面,惊起一尾银鱼跃入将军的竹篓。范蠡和西施在蠡墅镇教农人结网养珠,在柳岸埋下吴越征战的青铜箭镞。倦了征战和杀伐。每当暮色四合,总有人见皎洁月光里两道身影倚栏观星——这是石湖边第一段美丽传说。
【诗翁筑月链:九孔桥上的醉吟盛宴】
南宋淳熙十六年的某个秋夜,归隐石湖的范成大忽笔兴叹,既而望着窗外新月形河道放声长笑。六十二岁的诗人出资千金,命工匠们打造横跨越来溪的九孔石桥。待桂子飘香时节,桥身落成宴上,三十艘画舫载着杨万里等江南名士踏月而来。琉璃盏中的洞庭碧螺春映着十八轮桥洞月影(彼时尚未改建九孔),范公醉中挥毫:"分明三十六陂春,何来湖仙不染尘?"自此,"石湖串月"始成文人墨客的月光沙龙。
美丽的石湖风景,桥便是守护神
【龙宫盗月录:贪心商贾的水月劫】
明万历年间,丝绸商贾周半城听闻"八月十八现龙宫"的秘闻,痴心顿起。这天夜里,带着十二名水鬼潜入行春桥底,果真见到九串夜明珠悬于水中。正当铁网触及珠链刹那,石湖忽起狂风,九颗明珠化作银月迸射寒光。贪婪商人的乌篷船被掀翻在第八个桥洞,而相邻洞口的月轮里,隐约浮出龙王嘲弄的笑纹。这个中秋夜,姑苏百姓第一次目睹"九孔串月"奇观,也记住了"莫贪天赐玲珑色"的古训。与其说文人会编故事,还不如说民间美好的期许就是人心归处。
【画魂渡月记:丹青圣手的镜花缘】
崇祯三年的中秋夜,八十岁的沈周颤巍巍爬上石湖画舫。宣纸上刚晕染出第七个桥孔,忽见水中月影竟比天上更明。老画师掷笔长叹:"原是我拘泥形貌!"遂泼墨作《石湖揽月图》,让九轮明月穿梭在云纹桥洞之间。三十年后,文徵明携弟子夜游,数遍八孔后灵光乍现——将手中酒盏投入水中,看着涟漪里的倒影抚掌大笑:"第九月原在天地间!"这典故后来被刻在重修桥碑上,与九尊石狮共沐风雨。这又是一个苏州文人的美丽故事。
夜幕下的石湖风景
【石骨烙月痕:烽火淬炼的桥魂】
咸丰十年的血色黄昏,行春桥在太平军与清军的拉锯战中轰然坍塌。有人冒死从火海里抢出半截宋代雕花栏板,上面还倔强地浸润着当年范成大宴客时打翻的酒渍。1949年深秋,溃退的旧军阀部队炸毁四孔桥身,却在第五个桥墩处哑了炮响——那正是传说中范蠡西施并肩观星的位置。1953年重建时,工匠特意选用带暗红斑纹的花岗岩,说是要让后人记住,月光照亮的不仅是风雅,还有斑驳历史刻在姑苏骨血里的印记。
【今月曾照古:光影流转的千年之约】
2024年中秋夜,无人机群在石湖上空拼出九环相连的电子月亮。穿汉服的少女举着自拍杆从明代石碑前跑过,直播镜头里闪过苏式月饼铺的暖黄灯笼。老茶客在行春桥头摆开枫镇白肉与桂花冬酿,给围坐的孩童讲述桥洞里的龙宫传说。子夜时分,当第九轮月亮刚好停驻在最东侧的桥孔,民间好事者轻触按键,用镭射机器将AI复原的《石湖串月图》投射在古桥周身——那一刻,范成大的诗句、沈周的笔墨、西施的耳语,都在月光数据流中获得了永生。
九孔的行春桥
行春桥上的小石狮子见证了苏州的兴衰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