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附小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璀璨岁月

在白城附小的悠悠岁月里,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校园文化的宝库中。自从舞剧《白毛女》片段在学校汇演中大获成功之后,宣传队便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赵老师,这位充满智慧与热情的领路人,再次以敏锐的艺术嗅觉,琢磨出了一个新剧——排练十大样板戏之一的京剧《沙家浜》里的经典片段《智斗》和《十八棵青松》。


2013年6月锦州聚会时,彭晓茜和苏振桥在酒店房间表演《智斗》


2017年201大院发小聚会的舞台上,彭晓茜就唱起了阿庆嫂片段《智斗》

彭晓茜,这位才华横溢的小演员,被委以重任,扮演剧中机智勇敢的阿庆嫂。她不负众望,排练时异常刻苦,无论是那韵味十足的唱腔,还是那传神的动作、身段,都仿佛是从电影中走出来的阿庆嫂,模仿得惟妙惟肖。与此同时,两位男同学也展现出了非凡的演技,他们分别饰演胡传魁和刁德一,与彭晓茜共同演绎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智斗故事。当三人化妆、穿上戏服,一踏上舞台,便立刻赢得了满堂喝彩,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而我,在这次演出中,有幸扮演了一个新四军小战士的角色。虽然戏份不多,只是跟着其他扮演新四军战士的同学满场奔跑,但那份参与其中的喜悦与激动,却让我至今难以忘怀。那时的我,虽然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但那份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却在我心中悄然生根发芽。

然而,时光荏苒,转眼间,高年级的同学小学毕业了,我们宣传队又迎来了几位新队员,201大院的赵晓英和刘彦伟,我们几个人在同一个大院住又在同一个宣传队排练演出,几乎天天腻在一起。


2018年201大院发小在杭州聚会

赵老师因工作需要调到了白城一中,我们宣传队也迎来了新的领路人——刘亿兵老师。刘老师大约35岁左右,中等身材,头发略显黄色,梳着两条麻花辫,眼睛大而有神,经常穿着一件黑色的夹克衫,显得干练而利落。她与我们相处得如同姐妹一般,不仅在学校指导我们排练,还经常邀请我们去她家玩耍。记得她家的炕烧得特别热乎,我们常常躺在上面听她讲鬼故事,有时听着听着就睡着了,梦里还回荡着刘老师那温柔而神秘的声音。

在刘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我们宣传队又排练出了一个新节目——《做军鞋》。这个节目讲述了8个小老太太为亲人解放军做军鞋的故事,她们边唱边跳,每人搬着一个小板凳从舞台一边扭到另一边,又走到舞台中央坐下纳鞋底,一会儿又站起来转来转去,最终把军鞋做好


2013年6月,当我和黄勤、赵晓英在锦州聚会时,我们还情不自禁地模仿了当时的动作,那份纯真的快乐与美好的记忆仿佛又回到了我们身边。

除了《做军鞋》,我还参与了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节目——二人转《送咱队长上大寨》。在这个节目中,我扮演了一个手握鞭子赶车的小老板,负责送队长上大寨参观学习。队长由一位名叫谭国强的男生扮演,他的嗓音洪亮高亢悠扬,后来还被选入了白城地区吉剧团从事专业表演。每当回想起那段时光,我都会不由自主地哼唱起那首熟悉的歌词:“大鞭子一甩哎,啪啪的响哎,送咱队长上大寨……”


我和大院子弟刘彦伟、赵晓英合影

在白城附小的五年里,我最开心的时光无疑是在宣传队度过的。一群志同道合的小姐妹相伴左右,不是排练就是演出,每天都过得充实而快乐。我们共同经历了无数次的欢笑与泪水,也见证了彼此的成长与蜕变。除了宣传队的活动之外,我还在班级里给同学们排练节目参加学校文艺汇演。到了小学五年级时,我们甚至被邀请到工厂为工人们排练节目,那份“艺高胆大”的勇气与自信至今仍让我引以为豪。


2018年杭州聚会左起:刘彦伟、黄勤


原附小宣传队小演员左起:张艺、黄勤、刘佳、赵晓英

如今,虽然那段美好的时光已经远去,但那些珍贵的记忆却永远镌刻在我的心中。每当回想起那段岁月我都会感慨万千,感谢白城附小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给了我一个展示自我、放飞梦想的舞台;感谢赵老师和刘老师的辛勤付出与无私奉献;更感谢那些与我并肩作战的小姐妹们陪我度过了那段最难忘的时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