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襄樊战役打响,这场战争的成功取胜严重削弱了国民党在华中地区的防御力量。

并使鄂豫陕解放区连成一片,为渡江战役奠定了基础,然而,在这场至关重要的战役中,却有着不为人知的一个小插曲。

“陈毅,9年前我就要起义,你当时为什么不收,否则我哪里落得这般下场。”

面对眼前被俘国民党将领郭勋祺的质问,陈毅没有立刻回答。

在周围众人的注视下,他沉思片刻,最后才缓缓开口,道出当年的真相。



那么,这郭勋祺当年究竟有着怎样的经历?而陈毅又为什么没有收他呢?

成为川军重将

1895年,郭勋祺出生在四川双流县,幼年时期上过私塾,几年后因为家庭原因中途退学。

不过,即便没有在私塾里待多久,但他却从中学习到了很多。

无论是时常读书的习惯,还是经常思考的能力,脱离私塾后郭勋祺都没有抛弃。

这些使他在今后短短几年内,就成为了一个拥有敏捷思维,胆识出色的人。



1912年,四川各地军阀混战打得难解难分,年满17岁的郭勋祺瞅准时机加入川军,胸怀一腔抱负。

他当时的首领是川军的刘湘,在其麾下征战几年,郭勋祺军事才能逐渐开始显现。

通过接连不断的战功得到了上级的赏识,先晋升为排长,最后晋升为连长。

1920年,川军内部接连混战,以刘湘和刘文辉为首交战接连不断,将所有川军都卷入其中。

战场几乎辐射到整个四川省,各类军阀明争暗斗,互相争夺权利,稍有不慎都会灰飞烟灭。



在这样的情况下,郭勋祺刀尖舔血,凭借出色的政治智商纵横期间,屡立奇功,成为刘湘嫡系将领。

此后的几年间,郭勋祺在刘湘心中的地位一路飞升,在整个川军中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1927年,郭勋祺晋升为川军第四师七旅旅长,名震四海。

与红军开始接触

成为川军刘湘手下的心腹,手握重权后,郭勋祺并没有因此傲慢嚣张,依旧兢兢业业。

不仅在混战结束后快速帮刘湘整合川军,还四处征战,立下累累战功。



1933年,郭勋祺接受上级命令,对当时川陕根据地的红四军进行围剿。

这是他第一次近距离接触红军战士们,对其聪明的头脑和顽强的精神印象深刻。

这之后,红军进行长征,郭勋祺也受命与其正式激战过许多次,其中不乏与陈赓等红军著名将领交手,双方打得有来有回。

郭勋祺的作战风格一直是以勇猛刚烈著称,敢打硬仗,擅打硬仗。

以前的战斗大多是他将敌人打得落荒而逃,从气势上就高人一等。



但这次面对红军部队,郭勋祺却丝毫没有这种感觉,他对于红军的纪律和战斗力都感到深深的钦佩。

这些都让郭勋祺逐渐意识到,红军绝对是一支有理想的部队,战斗力十分强悍。

正因如此,身处国民党阵营中的他,开始对国民党的对敌策略感到了动摇,他们真的应该先扫除红军,再抵御外敌吗?

这个疑问自此久久环绕在郭勋祺心中,让他不自主的想要接触红军,更多的认识红军。

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共被迫开始合作,郭勋祺这才有了更多和新四军接触的机会。



在共同抗战的那段日子里,郭勋祺和新四军一直走的很近,经常并肩作战,双方开始建立起了深刻的友谊。

每每遇到新四军粮食短缺,枪械短缺的问题,郭勋祺总是能大方的慷慨捐赠,引得我党不少人的好感。

不只如此,郭勋祺在抗日战场上也十分骁勇,台儿庄战役他就曾率队阻击过日军的援军,为战争胜利立下汗马功劳。

之后,他还参加过太湖、金村、武汉会战等著名的战役,即使负伤也不曾退出过前线。

这坚毅的精神在当时感染了很多人,被荣称为“抗日猛将”,是川军抗日的重要代表。



然而,正是如此骁勇善战的郭勋祺,却在1939年突兀的被蒋介石收回了兵权,给了个闲职,想将其调回重庆。

9年前的真相

原来,在1939年时,抗战进行的如火如荼,正打的激烈,郭勋祺和新四军的联系更加紧密起来。

而逐渐意识到苗头的蒋介石为了以防万一,便有了撤去他职务的念头。

其实,早在国共合作开始后,蒋介石就一直有着自己的算盘,他虽然明面团结合作,背地里却一直下令防共。

对于一些和我党走的很近的将领也是尤为注意,想防患于未然。



在得知郭勋祺多次暗地里资共后,蒋介石便找了一次他战败的机会,立即下达指令,想要撤去他的职位。

然而,正因为蒋介石如此强硬的手段,一心想要抗日的郭琪勋才心怀不满,转而有了投共的念头。

借着与新四军密切交往的关系,郭勋祺向陈毅传达了自己的这一想法,然而,在经历一番利弊的权衡后,陈毅最终还是选择了拒绝。

虽然郭琪勋确实是一位良将,在抗日战争上发光发热多年,其思想与我党也算的上是“情投意合”。

但现在这个时间,我党想要接纳他却是万万不可的行为,主要原因则是国共双方合作前就早有约定,是不许吸纳对方将领的。



要是陈毅真的选择吸纳了郭琪勋,那么国民党那边必然会引起强烈的不满。

这对抗日大局是十分不友好的,对当时的中国来说,将日寇赶出中华才是重中之重的事情。

为了达成此目标,国共两党的精诚合作是至关重要的,其他的一切事情都要往后靠。

最终,遭到拒绝的郭勋祺只能听从蒋介石的安排,灰溜溜的回到重庆,直到解放战争开始后才被重新启用。

而在1948年的襄阳城的战役中,郭勋祺最终战败,面对当年选择拒绝他的陈毅,才发出了如此的灵魂拷问。



结语

听过陈毅的回答后,郭勋祺没有愤怒和惋惜,只是无奈的摇了摇脑袋,当年确实是他欠考虑了。

不过,事情到最后却依旧有着回旋的余地,在陈毅等人的搭线下,郭勋祺最终见到了刘伯承

在考虑到郭勋祺往年抗日的功绩和愿意回头的态度,刘伯承最终替他进行了争取,让他加入了解放军。

兜兜转转,郭勋祺最终还是走到了正确的道路上。

接下来的日子里,无论是策反国民党军队,还是带领解放军作战,都为我党立下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参考资料

刘伯承和陈毅为何亲自探望这个国民党俘虏;新传奇;2022年3期
郭勋祺将军的传奇人生;党史文汇;2009年2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