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冯玉祥的军法官,抗日中学八路军打游击,后自杀殉国,仅36岁
九一八事变后,老蒋的态度很明确,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根本没打算抗日。虽然大部分国民党军都跟随了老蒋的决定,但还一部分人坚持抗日,比如冯玉祥的西北军。
洪麟阁是冯玉祥部的军法官,中原大战中冯玉祥输了,通电宣布下野。西北军解散时,冯玉祥问洪麟阁准备去哪儿,他看出老蒋无心抗日,就说要返回老家组织抗日武装。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洪麟阁在河北组织了一批学校的师生,成立了工字团,准备抗日。不过,抗日光有人是不够的,还需要很多钱,他一个人拿不出那么多。
他开始游说当地的地主乡绅,告诉他们抗日有什么好处。地主们只想保住万贯家财,并不关心抗日,还反问洪麟阁捐了没有。
洪麟阁打开随身的包袱,都是他自己的金银珠宝和钱财,本来可以过一辈子安稳生活,可是他决定充当军费。
看到洪麟阁如此慷慨,地主们也都纷纷捐钱,军费终于有了着落。一切准备就绪,准备抗日时又出了问题,到底怎么打,大家议论纷纷。
一部分人说和日军正面打,拼个你死我活,被洪麟阁否定了,因为当时抗日武装才千把人,正面较量无异于以卵击石,他认为应该学八路军,在敌后战场打游击。
于是,洪麟阁领导工字团袭扰日军,造成了不小的损失,日军却拿他没办法。所有人都说他的决定是对的,八路军的游击战术太厉害了。
洪麟阁出身西北军,自然是一个国民党,不过他经常告诉别人自己是八路军。受到他的感染,工字团的成员都了解八路军就是打鬼子的,要向八路军好好学习。
随后,党中央派了2名同志到天津开展地下工作,领导抗日统一战线,吸收了洪麟阁,任命其为抗日组织“华北人民抗日武装自卫委员会”的主要领导成员。
1938年2月,中共河北省委以华北人民自卫委员会的名义做出指示,要在冀东地区发动抗日暴动。随后洪麟阁返回老家地北头村,开始组织抗日武装。
为了给暴动做准备,洪麟阁经常邀请附近各村的进步人士,开展统战工作。6月底抗日暴动前夕,冀热边特委宣布召开军事会议,参会的有遵化、迁安、滦县三路起义军负责人。
这次会议宣布成立冀东抗日联军,洪麟阁被任命为联军副司令,并担任第三路起义军总指挥,此时的他是一名真正的八路军。
7月份,洪麟阁率部攻下玉田县城,大大增强了老百姓抗日的信心,纷纷参军,洪部一时间扩大到5000人之多,领导了4个纵队。
10月15日,洪麟阁得到情报,100多日军将护送11辆军车去马兰峪,于是组织联军设下埋伏,打死了十几名日军,缴获60箱军械和大米、白面、罐头等。
准备撤退时,马兰峪的日军赶来,洪麟阁为了保存大部队,决定拖住敌人。终因敌众我寡,联军伤亡很大,洪麟阁的头部和腿部都受了伤。
洪麟阁扯下一块树皮,写下了‘还我河山’4个血字,拉开了一颗手榴弹,炸死了十几名日军。可是日军火力太猛,他再次受伤。
最后,洪麟阁的枪里只剩一颗子弹,他没有瞄向敌人,而是抵在了他的太阳穴上,自杀殉国,终年3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