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乌关系取得了全方位、深层次的显著发展,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领域成果丰硕。在政治层面,两国高层互动频繁,为双边关系的发展指明方向并提供强大动力。2024年初,乌兹别克斯坦总统访华,两国元首进行了深入且富有成效的会谈,签署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将两国关系提升为“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一升级意味着无论国际和国内形势如何变化,双方都将始终保持友好合作,也体现了两国关系的高水平和稳定性。此后,两国在国际事务中也保持密切沟通与协调,携手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经济领域,中乌合作持续升温。双边贸易额稳步增长,2024年前11个月,贸易额达到123.4亿美元。中国在乌兹别克斯坦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涉及高科技、新能源、化工、机械工程、冶金、电气工程和基础设施现代化等多个重要领域,目前已催生约600家中乌合资企业。例如,在新能源领域,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就光伏、风电和水电等重大项目展开合作,共同探索绿色发展之路;2024年,双方还签署了建设中吉乌铁路的协议,这条铁路将通过最短的陆路连接中亚地区与中国,未来与跨阿富汗走廊相连,将极大提升地区交通和物流便利性,预计新铁路年货运量可达1500万吨,运输时间缩短近一周,对两国乃至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这让中国的力量不仅深入中亚,更是插足到俄罗斯的腹地。
另外,在2024年2月召开的第八次中国-乌兹别克斯坦经贸合作分委会会议上,双方就落实两国元首共识、推进《经贸和投资合作规划》等内容进行探讨,还提出支持乌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深化新能源汽车合作、发展数字贸易和跨境电商等合作方向。
那么在经济和政治不断升温之下,军事方面的合作也就名正言顺了——乌兹别克斯坦日前已引入新型中国制造的防空系统,其中包括FM-90近程地对空导弹系统和KS-1C中远程防空系统。此次采购使乌兹别克斯坦与邻国土库曼斯坦的防空体系布局趋于相似,土库曼斯坦此前已采用FD-2000、FM-90和KS-1C系统构建起了类似的分层防御结构。
FM-90是HQ-7的现代化改进版本+外销型号,为全天候、全方位、低空近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专为针对飞机、巡航导弹和无人机的近程防空而设计。它具备更先进的雷达跟踪能力、优化的制导系统,以及机动性更强的拦截弹,能够在低空应对多种空中威胁。
其最大射程约15公里,最小射程500米;最大射高6000米,最小射高15米。导弹采用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飞行速度较快,可达2.3马赫,能快速接近并拦截目标。FM-90采用全程无线电指令制导,具备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导弹发射后,地面制导雷达持续跟踪目标和导弹,通过数据链向导弹发送指令,修正飞行轨迹,直至命中目标。
该系统由搜索雷达车、制导雷达车、导弹发射车和指挥控制车等组成。搜索雷达车可对空域进行搜索,发现目标后将信息传递给指挥控制车;制导雷达车负责对目标进行精确跟踪和锁定,并引导导弹攻击;导弹发射车通常配备4枚待发导弹,可快速发射对目标进行拦截;指挥控制车则对整个系统进行指挥和控制,协调各车辆之间的工作。
KS-1C是红旗-12(HQ-12)防空导弹的出口型号,属于中高空、中程区域防空武器系统。它配备了先进的雷达和火控系统,确保构建起一个更具综合性和反应敏捷的防空网络,主要用于拦截各类飞机、巡航导弹、战术地地导弹等空中目标,保卫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目标和交通枢纽等。
KS-1C最大射程约70千米,能够有效覆盖中程防空范围,可对较远距离上的目标进行拦截。其最大射高达到27千米,可对中高空飞行的目标进行打击,具备一定的反高空目标能力。导弹飞行速度较快,最大速度约为4马赫,能迅速接近并拦截目标。
KS-1C导弹弹长约5.6米,弹径0.4米,弹重约900千克,战斗部重约100千克,战斗部采用破片杀伤方式,可对目标造成有效毁伤。它采用指令+半主动雷达寻的复合制导方式。在飞行初始阶段,通过地面指令引导导弹飞向目标大致区域;在末段,导弹开启自身雷达导引头,捕获并跟踪目标,实现精确打击,这种制导方式提高了导弹的命中精度和抗干扰能力。
乌兹别克斯坦决定整合中国防空技术,这是其实现军事能力现代化的一项战略举措。FM-90和KS-1C的组合形成了一个多层防御网络,提升了该国在日益复杂的安全环境中应对空中威胁的能力。
通过这些采购,乌兹别克斯坦在巩固本国防空体系的同时,不断加强与中国的军事合作关系——如果用选边站队来看,它是已经站到中国一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