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1日,台湾《联合报》刊登了一张似乎是台空军F-CK-1战机(IDF又称F-CK-1战斗机,俗称“经国”号战斗机,用以纪念台湾省已故领导人蒋经国。)挂载空射型雄风-3导弹的首张清晰图片。几天后,台湾《自由时报》也发布了另一张该导弹挂载在战机机翼下的图片,证实了该项目的进展。这些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的报道,标志着将这种超音速导弹集成到作战飞机上迈出了新的一步,这可能会改变台湾的海上打击能力。



图片显示,一枚雄风-3导弹挂载在战机的一侧机翼下,上面的铭文和定位标记表明它正用于测试和评估。观察人士注意到,导弹尾部有一个燃气陀螺,可能有助于导弹发射后的稳定。其他照片展示了一架F-CK-1战机正在进行地面测试,它挂载了两枚雄风-3导弹、一个外挂副油箱,以及两枚用于自卫的天剑空空导弹,这暗示了未来可能的作战配置。

尽管为F-CK-1战机配备雄风-3导弹的项目早在2017年就已提出,但它面临诸多挑战,主要原因是原导弹尺寸和重量较大——该弹长度达6.1米,直径46厘米,单枚重约1500千克,对于F-CK-1战机这种单发轻型战斗机来说颇有点小马拉大车的感觉。要将其适配空中平台,就需要大幅减轻重量并缩小尺寸。2022年,台湾中山科学研究院承担了这一任务。

中山科学研究院的工程师逐步缩小了雄风-3导弹的尺寸,改进后的版本长度为5.5米,直径36厘米,重量下降到不到900千克。其中一项关键改进是移除了此前用于陆基和海基发射的固体燃料助推器,这使导弹重量减轻了约200千克。



该项目曾一度延迟,但在2024年9月恢复,并在海上和飞行环境中重新进行测试。据最新报道,2025年预计将开始作战测试,包括分离测试,还可能进行首次从F-CK-1战机上的实弹发射测试。

雄风-3导弹也被台湾军方称为“航母杀手”,它由液体燃料冲压发动机提供动力,速度可达3.5马赫,射程最远达400千米。与台湾空军目前使用的AGM-84“鱼叉”导弹相比,雄风-3射程更远、速度更快,更难被拦截。其制导系统采用惯性导航与主动雷达末制导相结合的方式。陆基和海基版本的导弹弹头重225千克,设计目的是将爆炸威力导向舰船船体,以造成最大破坏。



雄风-3导弹由中山科学研究院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制,1997年首次进行测试,2007年装备于台湾海军的康定级和成功级护卫舰,也部署在沱江级巡逻舰上,与其他导弹系统一同使用。将其适配空中发射是一个重大转变,这赋予了它更灵活且难以预测的打击能力。

通过将雄风-3导弹集成到F-CK-1战机上,台湾拓展了反舰作战的选择,增强了对大陆海军的威慑能力。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如果该项目取得成功,可能会延长F-CK-1战机的使用寿命,甚至催生新型国产作战飞机的设计。



随着台海紧张局势持续升级,部署像雄风-3这样的空射超音速导弹可能成为台湾防御战略的关键要素。如果该项目按计划推进,台空军很快将拥有一种新的能力,以对大陆海军的存在构成挑战,并使任何可能的封锁或登陆行动变得更加复杂。



需要强调的是,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一个基于历史、法律、文化和国际关系准则的事实,任何企图分裂自己国家的人都将遭到人民的唾弃和历史的审判。中国政府和人民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加强国防力量建设是为了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台独”妄图以武拒统的分裂行径既在军事上不可行,也在道义上为世界华人所不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