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关系在过去几年里可谓是跌宕起伏,当阿尔巴尼斯上任后,才开始试图修补与中国的关系时,可是,就在这个重建信任的旅程刚刚步入正轨时,一场有关解放军舰艇在太平洋公海上的例行演习争议,再次让中澳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
1、给中国“泼脏水”的手法,越来越熟练了
据报道,此前解放军舰艇编队在太平洋的公海上进行了例行实弹演习。理论上,这样的军事活动很平常,国际法对此也没有任何禁止。然而,澳大利亚却突然跳出来对这次演习指手画脚,指责中国的行动“缺乏透明度”,一时间舆论风暴四起。
中方对此表现出一贯的镇定,并通过国防部声明明确指出,澳方此举令人深感诧异,解放军的此次演习完全符合国际法,是在经过反复发布安全通告后进行的。可以说,此次演习犹如一本公开的日记,透明到让人无话可说。
然而,澳方的指责却显得有些自相矛盾,似乎更像是在捕风捉影、鸡蛋里挑骨头。抛开这些不切实际的指责,我们不禁要问,澳大利亚到底在怕些什么?
2、中方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也许,这种恐慌和敏感源于自身的内心隐痛。就在不久前,澳大利亚悍然派出P-8A“海神”海上巡逻机闯入中国西沙领空,结果被解放军果断驱离。事件发生后,澳大利亚不但没有反思,反而在国际舞台上高声指责中方“行动不安全”。然而,关于为何会出现在他人领空这样的关键问题,却选择性失明。这种“自己理亏却还想大义凛然”的姿态,是否显得有些心虚?
从这个角度看,澳大利亚的担忧并非毫无根据。它既怕因与中国的对抗而遭受经济损失,又惧怕失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的认可。这种左右为难的局面让澳大利亚在处理对华关系时,常常显得顾虑重重。
对于这种情况,中国保持了一贯的克制,对澳方的不实指责采取了理性的回应路径。这不仅是一种成熟的国际关系处理方式,更显示出一种大国风范。事实上,解放军的军事演习完全遵循国际法的精神,所有程序公开透明,并没有将责任推给任何一方的意图。
3、澳大利亚的担忧,是西方国家的“通病”
澳大利亚现任总理阿尔巴尼斯深知,澳大利亚经济要想快速复苏,重拾与中国的合作势在必行。2022年底,澳外长黄英贤的访华算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也标志着两国关系回暖的开端。然而,随着近期一系列事件的发生,中澳之间刚刚建立起的信任显然又面临新的挑战。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阿尔巴尼斯政府可能重蹈前任莫里森的覆辙呢?
首先,不可忽视的是,美国在其对华遏制战略中的角色依旧如影随形。即便是在拜登政府的领导下,美国依然奉行“一边挑衅、一边拉拢盟友”的双轨政策,并不时施加影响力迫使盟友站队。而对于澳大利亚这样一个在地缘上与中国接近,却在政治上与美国紧密捆绑的国家而言,如何在夹缝中找到平衡,无疑是一道艰难的课题。
其次,由于国内政治的复杂性,阿尔巴尼斯政府对内需要应对不同派别的压力。某些强硬派议员及媒体对华政策持大肆渲染的态度,加剧了澳大利亚民众对中国的误解。为了保持国内团结,阿尔巴尼斯有可能在某些问题上采取偏激立场,以迎合这些声音,从而不小心走上了前任的老路。
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阿尔巴尼斯政府当务之急是对澳大利亚的国家利益进行重新审视。如何在继续享有与美国盟友关系的同时,与中国维持一个稳定而互利的伙伴关系,这是摆在他们面前的战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