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病理论是中医药一个传统的理论,它是络病理论发展的一个里程碑”。2月22日,第二十一届国际络病学大会在上海市召开。会议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张伯礼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了络病理论的三大贡献。
一是系统整理了络病理论,同时对络病理论进行了现代研究。包括提出了络病的诊疗标准、络病的定义概念、络病的分类,包括像血络、气络、五脏之络、五官之络等,这是对于传统络病理论的创新发展。
第二点是研制了系列有效的方药,包括像通心络、参松养心、芪苈强心等。这些药经过临床循证的评价确有疗效,丰富了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衰等疾病治疗药物。
第三点是开展了系统的循证研究,形成了防治干预心血管事件链的重大系列成果。这些高质量的RCT(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发表在国际顶刊上,为络病药物在临床广泛应用提供了根据。
张伯礼介绍,吴以岭院士目前将络病研究方向转到了内科治疗,例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脂血症、代谢综合征等,在这些内科常见的慢性病上也取得了很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