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区新虹街道万科润园居民区由万科时一区小区的一期至四期组成,随着寒冬即将离去,万物逐渐再次呈现复苏的景象。万科时一区内也是如此,绿荫掩映下偶尔可见流浪猫慵懒踱步,却不见垃圾遍地、粪便成堆的景象。这番往往只能在影视剧中呈现的和谐图景,依靠的正是社区几年来共建共治共享的智慧。
由于小区整体环境较好,随着公园城市建设生态环境的显著提升,万科时一区渐渐成为了流浪“喵星人”的栖息地。虽然可爱的动物老少皆爱,但流浪猫逐渐形成自己的固定领地,对社区环境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不时也会因吓到儿童引发社区矛盾。
2020年起,社区里的爱猫人士自发组建50余人的志愿者群,将无序投喂升级为规范治理,通过
“资金筹措曾是最大难题”,志愿者团队核心成员凌女士谈到,和她一样住在万科时一区范围内的谢女士都有着养猫的共同爱好,上述的志愿者群就由她们共同发起组建。“一开始我们只能自掏腰包”,但随着流浪猫的数量越来越多,大家也发现这非长久之计,两名社区达人开动脑筋,学习创新出
“关爱行动”的主要模式为:先由志愿者团队发现流浪猫,并采取联合行动进行抓捕,再由街道农发办联系共建单位宠物医院进行绝育,绝育费用大大降低的同时能更好地形成行动机制。通过党建引领,链接爱心宠物医院、企业、居民志愿者团队共同行动,参与流浪猫治理。目前依托街道相关职能部门力量绝育了20多只流浪猫,行动还在不断持续中。
在线上,通过倡议一期到四期小区各自设置固定投喂点,并打印发放宣传折页倡导不要投喂厨余,尽量以干猫粮为主,投喂后要收拾干净,保持社区环境卫生等;在线下,志愿者团队联合居民区党支部开展流浪猫治理公益讲座,宣传指导居民如何与流浪猫和平相处。
截至目前,志愿者团队共50多人,开展不定期巡查发现社区累计存在过的流浪猫近100只,绝育60多只,已领养10多只,30多只离开,社区流浪猫数量达到了一定平衡,原本对立的爱猫人士与反对群体间也逐渐找到“最大公约数”。
以治理流浪猫问题为契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热情得以激发,社区内的自治氛围日益浓厚,当流浪猫在社区也有了归属感时,居民们也感觉社区更加有温度了。
供稿:欣洪悦
编辑:姚怡莹
初审:赵若楠
复审:姚怡莹
终审:刘垦博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