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金山区朱泾镇召开优化营商环境暨招商服务一体化推进大会,凯斯特公司“半导体芯片前制程超高纯气体输送管道系统”等3个新兴产业项目集中签约,同时朱泾工业园区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平台建设宣布启动,标志着该镇以“全周期服务+产业生态培育”为核心的营商环境优化工程迈入新阶段。
据悉,2024年以来,通过产业链精准招商,朱泾镇吸引了包括肇民科技在内的10多个高端智能装备、生命健康、新材料等领域项目,总投资额达22.44亿元。
链上“卡位”:引凤筑巢“抢滩”黄金赛道
今天大会现场签约的多个项目,折射出朱泾镇产业招商的精准定位与服务效能。
“从初次洽谈到完成签约仅用30天,镇政府组建专班协助解决规划调整、环评、项目准入等事项,这种‘管家式’服务坚定了我们的投资信心。”上海凯斯特钢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项晓东说。
据介绍,上海凯斯特钢管集团有限公司投资6000万元建设的“半导体芯片前制程超高纯气体输送管道系统项目”,瞄准集成电路产业链关键环节,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达1.2亿元。
同样选择落地的韶展(上海)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年产2000台通用设备制造项目”,则看中了朱泾乃至金山全区的产业配套能力。“选择在朱泾镇落地,主要看重当地的产业配套环境。”公司总经理张荣表示,“朱泾镇及金山区内集聚了众多上下游企业,这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合作机遇。”据悉,该项目达纲后,预计年总产值可达3亿元。
园区“升维”:“物理空间”转向“热带雨林”
作为本次大会的重点,总投资6.73亿元的朱泾工业园区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平台,规划建设9.24万平方米智能制造厂房,建成后,平台将采用“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模式,重点培育智能装备、精密制造等产业集群。
园区负责人介绍:“我们不仅要提供物理空间,未来还将搭建产学研对接平台,推动专业机构、院校与园区企业开展技术合作。”
会上,上海多迪企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与朱泾镇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作为深耕企业服务领域12年的生态构建者,多迪集团将充分发挥其在工商注册、财税管理等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优势,重点聚焦园区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核心诉求,积极搭建产业生态要素聚合平台。
朱泾镇招商部门负责人表示:“此次合作不仅是服务能力的叠加,更是产业生态的拓圈。我们将以多迪为纽带,打造政企协同的生态中枢,加速推动单一园区向要素互联、价值共生的产业集群跃迁。”
服务“出圈”:既“组群撮合”又“组团帮办”
“家门口”就能找到合作伙伴!不久前,朱泾工业园区化身“产业红娘”,召集20余家上下游企业举办促进经济内循环座谈会,现场“撮合”多家企业达成合作。
其中,上海佳勒电子有限公司与上海盖艺模塑科技有限公司成功“联姻”,佳勒电子将部分模具生产业务委托给盖艺模塑科技,一方节约了物流成本,另一方增加了生产业务,实现从“单打独斗”到“协同作战”。这场对接会不仅为企业挣得了“真金白银”,更打通了产业链“内循环”的“任督二脉”,是朱泾镇打造园区内产业协同系统的又一创新举措。
在服务能级提升方面,朱泾镇建立“1+3+N”帮办机制:1个园区企业服务中心统筹协调,3个经济小区分片包干,市场监管、税务等N个部门联动响应。2024年,园区累计解决企业用工短缺、行政审批等诉求120余件。其中,宜可环保科技在两次扩租厂房时均遇到的电力扩容问题,通过跨部门现场办公会,园区“店小二”为企业抢在设备调试完成前,就高效实现了电力扩容。今年,朱泾镇还积极为宜可协调建设用地指标,全力推动优质项目从“纸上注册”到“落地生根”的转型升级。
随着半导体材料、智能装备等新兴产业项目的集聚,朱泾镇正蓄力推动从传统工业基地向科技创新高地转型。“我们既要招引‘高大上’的制造企业,也要培育‘接地气’的富民产业。”朱泾镇党委书记夏红梅表示,“通过打造‘有温度’的营商环境,让每家企业都能找到归属感,使朱泾真正成为滋养产业发展的沃土,催开更加绚丽的产业之花。”
原标题:做强“空间+服务+产业生态”优势,沪郊这个小镇吸引一批优质项目签约落地
朱泾镇供图
来源:作者:记者 黄勇娣 通讯员 殷洁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