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高彦均 通讯员 周胜利/文图

近日,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南关小学的校园内回荡着激昂嘹亮的歌声,国歌、队歌、校歌与经典红歌的旋律交织,为这座拥有88年历史的校园注入了新的生机。在见证学校沧桑变迁的皂荚树下,学生们用歌声传递爱国情怀、传承红色精神,展现新时代少年的蓬勃朝气。


为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南关小学创新音乐教学模式,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南关小学校歌及经典红歌纳入常态化音乐课程,形成“家国校队”四位一体的教育体系。课堂上,音乐教师不仅教授演唱技巧,更通过讲述歌曲创作背景、解析歌词深意、赏析旋律内涵,引导学生感悟歌曲中蕴含的红色基因。


“国歌教会我们铭记历史,队歌激励我们争做先锋,校歌让我们牢记‘皂荚树下读书郎’的初心,红歌则带我们走进峥嵘岁月。”一名五年级学生分享了自己的学习体会。校长唐新伟表示,学校希望以音乐为载体,让红色教育“可感、可唱、可传承”,在潜移默化中筑牢学生的理想信念之基。

作为校园文化地标的百年皂荚树,如今成为“四歌”教育的生动课堂。课余时间,师生们常在树下开展红歌传唱、红色故事会等活动,学校大队部还邀请老校友、老党员到校讲述校史与革命故事,让红色教育“看得见、听得懂、入人心”。


“以前觉得红歌离我们很远,现在懂了,每一句歌词都是先辈用热血写就的。”六年级学生何沅峥说。家长代表也反馈,孩子通过学唱校歌更热爱学校,通过红歌了解党史后,主动担当起家庭“红色宣讲员”。

南关小学以“四歌”为纽带,将家国情怀、集体意识与校园文化深度融合,让红色基因在歌声中代代相传。未来,南关小学学将继续挖掘红色教育资源,以多元形式奏响育人“强音”,为培养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少年谱写更多动人乐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