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格陵兰归属问题和巴拿马运河控制权问题的出现都说明美国在军事上开始陷入守势,并企图摆脱这种守势,好看看能否或如何重新进攻。
(1)美国有两个致命的短板,稀土供应和美债,特朗普从乌克兰和格陵兰都是要稀土。
美国怕的是中国切断稀土供应链,和大量抛售美债。未来全球战略竞争的重点是高科技和AI,无论是军事还是经济,谁能有好的芯片,才能有好的人工智能,好的武器装备,才能实现世界争雄。
特朗普在首任上贸易战可以试试用芯片卡中国脖子,但是结果中国扛过来了,相反,现在特朗普知道中国可以用原料稀土卡美国脖子。中国及其邻国蒙古的稀土资源都很多,而稀土提炼工艺复杂。美国的稀土供应链很脆弱。要知道,马斯克等硅谷大亨是特朗普的合作伙伴,他们需要稀土。
特朗普提出要格陵兰领土的时候就明确说了两个理由,一是要防止中俄潜艇来到格陵兰的冰盖下面威胁美国,二是要格陵兰的稀土资源。北极冰盖的融化很快,俄罗斯潜艇可以不走波罗的海转北海再转大西洋的路线,直接穿越北冰洋 ,从上方来到北美。
特朗普希望促成俄乌停战,打电话逼迫泽连斯基要根据美国要求照办很多事情,但是不忘了讨回援助,具体办法就是让乌克兰把价值几千亿的稀土矿产开发权转让给美国。可惜的是很多锂矿都在俄罗斯占领的乌东。
(2)巴拿马运河控制权之争反映了美国在后院开展防御
这一次特朗普上台之后不久就派国务卿卢比奥去巴拿马,要到了巴拿马运河过境不收费的特权,并强迫巴拿马退出“一带一路”。
美国之所以重视这条运河的控制权是有理由的。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崛起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当时美国就夺取了巴拿马运河控制权,来使美国两洋之间的交通不必远绕南美,缩短了距离,还能使太平洋和大西洋两洋舰队连成一体。当初美国和巴拿马签订的条约99年有效,属于殖民主义不平等条约,等到期的时候美国无颜续签。
如果中国承担了巴拿马运河改进工程并获得经营权,美国担心这条通道的主导权可能失去。
(3)特朗普搞复古帝国主义外交
自从19世纪提出“门罗主义”之后,美国以“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为借口,视拉丁美洲为后院,也就是天然势力范围,不愿意任何大国在这里有影响力。巴拿马的重要通道有其他大国的力量出现,美国当然不愿意看到。
无论是巴拿马运河之争还是格陵兰主权之争,美国都表现出强烈的防御情绪,为了在边疆周边建立良好的防御条件,美国不惜把帝国主义时代的外交方式拿了出来,置联合国和国际法于不顾。这也难怪海外有人批评美国特朗普现在是在搞“复古帝国主义”。
(4)美国在被动防御,但也在准备反攻
特朗普的这些外交招数表明,美国战略上已经出现了在家门口搞防御的被动局面,过去都是美国到俄罗斯家门口的乌克兰,到中国家门口的台海和南海来摆出进攻姿态,现在却要在自己家门口搞战略防御,因为对手已经把影响力辐射到美国门口了。但是,特朗普对外开始掠夺稀土资源,说明他一想借稀土振兴美国高科技制造业,二想改善短板,积蓄力量好和中国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