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表示,尽管2月份中国股市已经显著跑赢标普500和欧洲股市,但资金流向却并未完全跟上。除科技股外,其他与中国复苏相关的资产表现相对平静,这其中或许蕴藏着巨大的投资机会。

高盛分析师Christian Mueller-Glissmann在2月24日的报告中表示,尽管中国股市表现亮眼,但流入中国内地和香港市场的共同基金和ETF的资金量却与积极信号不符,市场情绪与实际行动之间存在脱节。

进一步分析显示,南向资金、对冲基金以及流入中国在岸人工智能主题ETF的资金,都呈现出更为乐观的转变。这意味着一部分“聪明钱”已经开始行动。

高盛表示,在所有中国资产中,科技股无疑是最耀眼的明星。恒生科技指数在过去六个月的表现,堪称其历史上最佳之一。


具体来看,信息技术(IT)和周期性行业在H股中表现突出,远超消费必需品、医疗保健、金融等板块。这背后,既有中国政府对私营部门更积极的支持态度,也有DeepSeek-R1等人工智能领域新进展的推动。

个股方面,阿里巴巴年初至今65%的涨幅和小米50%的涨幅,更是令人瞩目。


但值得注意的是,高盛“中国因子”一揽子资产中,除了恒生中国企业指数(HSCEI)和铜之外,其他资产表现相对低迷。这意味着,市场可能低估了这些资产对中国经济复苏的敏感度,而这其中或许蕴藏着巨大的投资机会。

高盛的中国策略团队认为,A股和H股之间的轮动模型现在预测A股将有更佳的回报。即将召开的两会可能会确认支持性的扩张性立场,这将有利于国内上市企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