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成都话,我自己都不会说了。
——今天的编辑 门牙
有天突然问我的同桌@土豆儿 :诶王婆婆在卖茶,最后是怕哪个说闲话喃?她想了多久,也忘了。
@白婵 听到,马上两只手的食指、无名指与大指姆儿一捏,一穿,流利背诵全文。最后破案了,是:隔壁子幺姑儿说闲话。
经过她这一比划,我顺便还把每一个手指对应的角色也都一一对上号。真的,好多成都话不说,都忘了。
今天“消失的成都话”继续开启教学模式,带你学一学老成都几近失传的一些用词和俗语。多数还是不好用普通话给外地人讲解翻译的那种。
虽然比不上老辈子张口就来,但我们还是能捡一句是一句嘛,嘎!
(为了方便非四川语系以外的朋友识读,本文韵母声调均通用普通话声调调值,即:55,35,214,51。)
有回吃串串儿的时候,听到对桌有个姐说了句“闪板”,我才想起,真是好久没听到过这个词了。
《四川方言词典》上对此的解释是:动词,表示停顿、间歇。举个例子,这家面馆走早上六点卖到晚上九点,中间不闪板——意思是,中间不休息,持续营业。
我个人认为,我们说的“闪板”还有一层意思,表示事情没有按预料的方向发展,失败了,打倒了。比如,我今天想去吃碗面的,它没开门,这哈闪板了。
闪板,在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表示,没有吃成面,计划落空。
原本以为“gèn”这个字太成都,没有相对应的文字。《四川方言词典》上直接用的:整。
比如——
10、100、100,这是gèn数。
人家问你半个包子够不够?你说不,我要吃gèn个。
一字不落地照搬引用一段话,叫:gèn抬。
但说来也怪,只有当普通话的“整”用来表示完整之意时,才是成都话的:gèn。用作整齐、整理时,成都话还是说的zèn齐、zèn理。
与gèn相近的,要说:kun。《四川方言词典》写为:浑。
早上吃啥子?我要吃浑鸡蛋。浑,在成都话里面主要用来形容圆筒形的东西形体完整。
我们说的煮浑蛋,主要指的就是白水煮带壳鸡蛋。捞出来时浑的,剥出来也是浑的。
当然,浑在成都话里也有第二层意思,指圆鼓鼓的样子。
比如对面走来一个壮汉,我妈就要说:你看你看这个人,长得好浑。在此处,也可以简略理解为五大三粗的意思。
还有吃药的时候——要浑ten,不能过抿。
汉语词典里对“过”字有21种解释,唯独没有成都话用得最频繁的这种。比如你在菜市场、水果店牌牌上看到的:过捧。
这里的“过”,是指用在动词前,表示采用某种方式,通过某种办法。
比如我想买毛豆腐来做豆腐乳,我们奶奶就要说:那个不好买,要过碰——意思是,要通过偶遇的方式,才能确定能不能买到我想买的毛豆腐。
还有个段子说,一个北京的小朋友和一个成都的小朋友站在滑梯前,北京小朋友问:这个怎么玩呀?成都小朋友说:过梭。
还有还有,成都老头儿去看牙科,说“我天天过抿,牙齿还是跟到落”。外地医生搭不上线,啥子过敏?
我奶奶今年85岁,“fèi”这个字老到,只有她那一辈的顶级老辈子才会用。这个字的意思,一两句真的解释不清。
非要说,我觉得它类似一个象声词,是指在烫到、痛到之后,发出的一种吹气声。
但它又不像“哎哟”,是一种嗔唤。比如你被开水烫到了,你就可以把手放到嘴巴面前,用指尖摩擦手掌,发出“fèifèifèi”的声音,吹气使之冷却。
再比如,你手被刀儿花到了,弄痛了,你也可以甩一甩手,一边说:fèifèifèi。有点儿像我们小时候脑壳撞到桌子角角撞了个青头儿包,妈妈些都会说:痛痛痛痛消消……
严格意义上讲,这个不算正规成都方言体系的用词。仅仅是我们上学那会儿打乒乓球的时候,久而久之约定俗成的一种专用喊法。指:打乒乓球的时候,球擦网惊险而过。
有一种猜测是,原先我们课间打乒乓球的时候,大多都是水泥球台,没有网子。大家就想办法,中间砌一匹砖当网子。这种结构就很容易导致原本擦网下网的球,以各种曲线翻过去。
xhs上有人把这个词封为“十级成都话”,很多成都人不懂。我的朋友@瑞瑞 跑去留言:打胎胎板儿就不容易翻山奶提。DDDD。
皮影戏,成都话说的灯影儿戏。这句话也是翻遍《四川方言词典》都查无此句、且用普通话解释不好的一句俗语。
往好了说,它用来形容一个人的绘声绘色。在成都话中,此句多用于贬义,形容表演型人格的人,在讲述一件事情的时候丰富的语言、表情和肢体,并且丰富得略显夸张、过于,以此来博得大家的关注。
“嚯哟,她简直又是灯影儿又是戏的哦!”话里话外,都在批评一个戏精。
四川话的博大精深就在于,很多词是专属,堆砌再多的语言来形容,都无法精准解释。
比如:瞟、qiò、盯、看,同样都是一眼。你不比动作,真的好难。
我的朋友@瑞瑞 说:真的好难跟外省人解释“把你恨到”啊,咋个说?跟他们只能说恶狠狠地盯着。但是又少了成都人那种二恨二笑、真假各半分的牙尖眼神得嘛!
真的,从第一代说不抻展“学习”的“学”和“雪花”的“雪”、说“游泳”不说“游yǔn”的成都娃娃开始,成都话,乃至整个四川话体系就在断崖式的消失。
所以你还能回忆起啥子经典又几近失传的成都话、四川话?你们的方言有啥子特别的词语和说法?欢迎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继续这项四川话的考古挖掘工作。(以前发掘过,回顾戳:)
今日编辑 | 成都话专业八级的门牙少女
插画 | 春春
本文系谈资“成都Big榜”官方稿件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章、不得使用文中图片
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Oosaki Nana
喜欢的水面1.0
@马
喜欢的水面2.0
@M
喜欢的水面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