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地社保、公积金最低缴费基数调整文件的公布,我们会发现很多地区在公布社保、公积金缴费基数下限时,都会以当地最低工资为标准。
那2025年各地最低工资标准是多少呢?有没有调整呢?最低工资是包含五险一金在内还是不包含呢?
赶紧跟着税政君一起来看看吧!
工资迎来“普调”!月薪不到这个数,违法!
一、广东省:3月1日起,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调整我省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下称《通知》),决定从2025年3月1日起调整提高月最低工资标准和非全日制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此次调整后,深圳市全日制就业劳动者月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2520元/月,非全日制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23.7元/小时。
深圳最低工资标准全省最高
根据《通知》,此次调整仍保持四类标准,其中广州、深圳执行一类标准,广州市调整为2500元/月,深圳市调整为2520元/月,两市对应的非全日制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均为23.7元/小时;
二类标准调整为2080元/月,执行地区为珠海、佛山、东莞、中山,对应的非全日制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19.8元/小时;
三类标准调整为1850元/月,执行地区为汕头、惠州、江门、湛江、肇庆,对应的非全日制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18.3元/小时;
四类标准调整为1750元/月,执行地区为韶关、河源、梅州等10个市,对应的非全日制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17.4元/小时。
二、福建省:4月1日起,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各设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平潭综合实验区党群工作部、社会事业局:
经省政府同意,并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批准,现将调整后的我省月最低工资标准和非全日制用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以及适用范围予以公布,自2025年4月1日起执行。
附件:1.福建省月最低工资标准及适用范围表
2.福建省非全日制用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及适用范围表
附件1
福建省月最低工资标准及适用范围表
附件2
福建省非全日制用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及适用范围表
注:上述非全日制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包含社会保险单位和个人缴费部分。
三、贵州:2月1日起,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各市(自治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有关单位:
按照《最低工资规定》(劳动保障部令第21号)和《关于进一步做好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15〕114号)要求,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批准、省人民政府同意,决定对我省最低工资标准进行如下调整:
一、月最低、小时最低工资标准
(一)月最低工资标准
一类区:每月2130元;
二类区:每月1980元;
三类区:每月1890元。
(二)非全日制用工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
一类区:每小时22.4元;
二类区:每小时20.8元;
三类区:每小时19.8元。
月最低工资标准包含劳动者个人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不包含支付给劳动者的加班加点工资、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和条件下的津贴,以及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的劳动者福利待遇等。非全日制用工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包含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基本医疗保险费。
四、山西:1月1日起,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山西省人民政府决定对现行最低工资标准进行调整。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将全日制用工月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一类2150元、二类2050 元、三类 1950 元。
同时,相应提高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全日制用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依次为一类12.4元、二类11.8元、三类11.2元;非全日制用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依次为一类23.2元、二类22.1 元、三类20.9元。
二、我省最低工资标准,为剔除下列各项后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货币性工资:
(一)加班加点工资;
(二)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和行车等特殊工
作环境和条件下的津贴;
(三)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的劳动者福利待遇等
ps:今天会计菌给大家带来【全自动工资表与全行业工资方案】,内含全自动薪酬系统,30+行业薪酬管理方案,表格可调税率,可自定义税前增减,一键打印工资条,且可永久使用,彻底解放双手。
▼扫码回复【08】,即可领取▼
2025版各地最低工资标准
截至2025年2月23日,全国已有多个地方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目前,上海最低工资标准全国最高,达到2690元;深圳为2520元;广州为2500元;浙江、苏州为2490元;北京为2420元。
随着最低工资的调整,多项待遇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一、劳动者加班费
随着最低工资的提高,加班工资的最低计算基数也要相应提高。
二、劳动者到手工资
对于部分基层劳动者来说,其工资标准就是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一定程度上会促进企业上调基层员工的薪资。
三、试用期工资待遇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规定:
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所以,近期要入职的小伙伴注意了,要根据当地最低工资来看看自己的试用期工资是否符合上述标准。
四、经济补偿金标准
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
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
劳动者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
五、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七十二条规定:
非全日制用工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
【全自动工资表与全行业工资方案】免费领!内含全自动薪酬系统,30+行业薪酬管理方案,表格可调税率,可自定义税前增减,一键打印工资条,且可永久使用,彻底解放双手。
▼扫码回复【08】,即可领取▼
这4种法定情形,可调整员工薪酬
薪酬一直是劳资关系中,比较敏感的点。
当实际情况发生变化,用人单位需要调整劳动者薪酬时,以下几种情况可以合法调整员工薪酬。
1.双方协商一致变更劳动合同调整薪酬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进行调薪,可以通过签订劳动合同变更书、或要求劳动者签订薪酬变更确认单、或对调薪后的工资单签字确认、邮件往来等方式实现对劳动报酬的书面变更,这也是较为有效的避免劳动法律纠纷风险的方式。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变更劳动合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方式进行。劳资双方对调薪协商一致并进行书面确认自然符合法律要求。
若双方未采用书面形式对调薪进行确认,仅是口头约定,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第十一条的规定,则需要满足:
第一,员工实际履行变更后的劳动合同超过一个月未提出书面异议;第二,变更后的劳动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政策以及公序良俗的条件,口头变更的内容才有效。
2.依薪酬的调整约定调整薪酬
当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事先约定可以依据生产经营需要调岗调薪时,法院认可用人单位享有根据生产经营需要对员工进行调岗调薪的用工自主权,但对用人单位的行使条件要求较为严格。
即便公司与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明确约定可根据工作需要调整员工的工作岗位及薪酬,用人单位也必须对生产经营情况变化的合理性进行举证,才可得到法院的支持。
3.用人单位通过修订薪酬制度整体调整薪酬
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的客观需要,通过调整薪酬结构和考核制度等方式调整薪酬,也是较为常见的情形。
用人单位在依据公司规章制度对劳动者进行调薪时,必须要保证所依据的规章制度已履行《劳动合同法》第四条规定的民主和公示程序,才能被在仲裁或诉讼中被认定为有效。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条
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劳动纪律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并将通过的规章制度公示或告知员工。
4.用人单位单方调整薪酬的其他法定情形
① 因停工停产调薪
当用人单位在面临经营困难或采取客观经营需要而作出停工停产的经营决策时,依据原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二条规定及各地区的相关规定(如《北京市工资支付规定》第二十七条),用人单位可以对劳动者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按照提供正常劳动支付劳动者工资;
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可以根据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按照双方新约定的标准支付工资,但不得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没有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按照各地区的规定为劳动者发放基本生活费。
由此可知,企业在面临经营困难的时候,或因生产调整,可以单方采取全部或部分停工停产措施,无需征得职工同意。
但单方通知停工停产的,应按照规定支付工资或生活费。
② 因员工不能胜任工作,调岗调薪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此条款规定了当劳动者不胜任工作时,用人单位有权单方对其工作岗位进行调整。虽然法律并未明确用人单位是否可以同时进行调薪,但若用人单位相关考核规章制度中明确规定了不同岗位有不同的薪酬体系对应,则因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而进行调岗时可以对员工进行调薪。
③ 因员工违纪,依制度调岗调薪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存在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时,用人单位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此条款虽然并未对用人单位是否可以对劳动者违反规章制度进行降薪,但参考这是对劳动者最严厉的处分,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规章制度中制定详细的不同等级的处分规定来针对劳动者的违纪行为灵活处理。
【全自动工资表与全行业工资方案】免费领!内含全自动薪酬系统,30+行业薪酬管理方案,表格可调税率,可自定义税前增减,一键打印工资条,且可永久使用,彻底解放双手。
▼扫码回复【08】,即可领取▼
©本文由会计说整理发布,编辑会计菌。素材来源:会计说、税政第一线、注册会计师、中税网。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以上信息,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