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还是一个年纪轻轻、胸怀大痣的医学生的时候,曾经以为自己将来一定是一个医德高尚、态度良好的医生,对所有的病人一视同仁、一心一意、一片真心,关爱有加、关怀备至、关心入微。
万万没想到,真当自己进了临床,发现自己对一些患者真的喜欢不起来。
说难听点,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医院大了,什么人都有。
最近我对好几个病人发了脾气,不是我没同理心、也不是我没医德,真的是忍不住。
以下是我个人啊,纯属个人,不太喜欢的几种患者,大家看看有没有类似的情况。
1. 看病插队型。
愤怒值 ★★★☆☆
这是我最最最讨厌的一类患者。每次门诊排着长队,总有人拿着号码进来,
“医生,我就是复查的,帮忙开一下就好。”
“医生,我就开个检查,麻烦看一下。”
“医生,我就开个住院证,能不能先给我看。”
“不好意思,外面都是复查的、都是开检查的、都在排队,请到外面等叫号!”
遇到插队的,我统统轰出去。
2. 反复提问型。
愤怒值 ★☆☆☆☆
不是不让病人提问,有疑问当然可以提,但是有一些患者同一个问题,能问你十遍。
不夸张,真的是十遍。
“医生,我这个毛病做完手术之后到底用不用化疗啊?”
“目前从影像资料看应该是不需要,但是要等术后石蜡病理,还要看有没有淋巴结转移,等术后一个月复查的时候确定。”
“好的,所以就是不用化疗。”
“没说不用化疗,就是要等一个月后的病理结果。”
“那就是要化疗了?”
“没说要化疗,要等结果。”
“那到底要不要化疗啊。”
“我说了一百遍了,要等手术后的结果才能确定。”
“好的。”
第二天查房,
“医生,我这个到底用不用化疗啊?”
我差点晕倒过去,好像拿一张纸上面写几个大字“用不用化疗等术后病理”贴在我的脑门上,哦不,病人的脑门上。
3. 欲求不满型。
愤怒值 ★★★☆☆
我在门诊遇到很多患者,觉得检查时间太晚了,哒哒哒跑过来,让我帮他提前。
“医生,我这个CT约到晚上7点了,能不能帮我提前一下。”
“医院又不是我开的,我没办法帮你提前。”
“刚才CT室的医生说你能帮忙提前。”
我服了,这卖队友的家伙,我们提前都是有紧急情况才能打招呼提前的,还要卖自己的人情。
“医院不是我开的,我真没办法提前。”
“医生,帮帮忙,我外地的,不容易。”
“外面排队的一大半都是外地的,我都帮忙吧,人家不用等么。”
“求求你了,医生。”他不断地请求。
“你知道美国做一个CT要排队多久么?平均三个月!中国现在挂个号约CT当天就能做,就这还不满意,非要马上做才行?医院是给你开的是吧?出去等,我帮不了你!”
他灰溜溜地出去等做CT了。
4. 家庭医生型。
愤怒值 ★★★★★
我的粉丝都知道,我是把电话和微信都留给患者的,为的是患者出入院咨询比较方便。另外就是出院后有什么紧急的情况也可以咨询。
大部分患者都理解的,也知道用微信留言的方式咨询,我也会在比较空闲的时候统一回复。
偶尔紧急情况打我电话,我也会耐心解答,防止出现意外。
昨天,电话响了。
“喂,王医生,你好。”
“你好,请问哪位。”
“我是3个月前手术的李XX,你还记得么?”
我记得,是个胸壁肿瘤切除术后胸壁重建的患者,我以为有什么紧急情况。
“我记得,怎么了?”
“就是,我刚才喝了点牛奶,就身上出现了好多疹子,不知道是不是和手术有关,能不能吃抗过敏药。”
我一阵大无语。
周六啊,下午6点啊,我正和家人一起过周末啊,这是把我当成家庭医生了啊,给我气得不行。
“不是,你这种情况不应该咨询皮肤科医生么,手术都做好了这么久,你觉得皮疹会和我们手术有关么?你再看看今天是周几,你有问题可以微信咨询啊,直接打电话过来是不是不太合适。”
她可能也知道不合适了,匆匆挂断了电话。
5. 半瓶晃荡型。
愤怒值 ★★☆☆☆
来自俗语“一瓶不满,半瓶晃荡。”
有很多患者可能文化程度比较高,亦或者刷了很多科普视频,学到了很多专业术语。
什么“CT值”,什么“血管穿行”,什么“淋巴结清扫”。
你说他不懂吧,他满嘴专业术语。
你说他懂吧,他懂得又都是皮毛。
你给他讲专业知识,他总是来质疑你。你说他真要是拿出一本《NCCN指南》或者《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我也就认了,甚至把白大褂脱下来给他穿上去。
但更多的病人,是从抖音、小红书看来的,这些“专业”的内容看多了,病人很容易质疑你的诊断和治疗,变得对医生不信任,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
6. 不遵医嘱型。
愤怒值 ★☆☆☆☆
上个月,有个内科主任推荐过来一个肺癌患者,可能有手术机会。
点开肺功能一看傻眼了,FEV1%只有41%,这种临界值的肺功能做手术十分危险。
好在病人体力还不错,做了个爬楼实验,一口气爬到了五楼,而且氧饱和度也可以,做个局部的肺段切除问题不大。
我们都替他感到高兴,毕竟目前手术是治愈肺癌最大的机会了。
病人是个瘦瘦的干巴小老头,这种人十有八九是个老烟枪。
“抽烟么?”我问到。
“抽。”
“戒了么。”
他支支吾吾不说话。
“昨天抽了么?”
“抽了。”
“今天抽了么?”
“抽了。。。”
“都得这毛病了还抽烟???你要不要命了!把烟拿出来,打火机拿出啦。”
他不情不愿地把东西拿出来,我一把扔到了垃圾桶里。
“从现在开始不能抽了,一根都不能抽了,你想活命就别抽烟。”
他点了点头。
两周后,我准备给他安排床位手术,打电话通知家属可以住院了。
“医生,他昨天又抽烟了。。。”家属说道。
汇报主任后,手术取消,并把住院证删了。主任说这样的病人不能收,本来肺功能就差,还不配合,将来很容易出事情。
诶,有些人医生想救都救不了。
其实,大部分病人都是很好很可爱的,他们也是我学医这么多年还坚持下来的动力。但有些患者,不得不说,确实让人喜欢不起来。
就像那句话说的一样,“不是老人变坏了,是坏人变老了。”
也许,这句话套用过来也一样,“不是患者让人讨厌,是让人讨厌的人刚好生病了。”
如果你喜欢情歌这篇临床小文
也许你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