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刚发起“特别军事行动”时,主流分析都认为这是一场海湾战争式的碾压战争。那时候外界一致认为,俄罗斯军事力量远远高出乌克兰军力一大截,尤其是俄罗斯空天军,从战斗机到战略轰炸机,装备型号齐全,性能先进。乌克兰空军也有一部分先进战机,但是只有少量的苏-27和米格-29战机。
毕竟,俄罗斯空天军排名世界前三,拥有3000多架各型飞机,收拾个乌克兰,理论上还是手拿把掐。然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空天军,却现了个大眼,别说碾压,其作战表现,甚至不如30年前的多国联军。小到苏-34和苏-35战斗机,大到A-50预警机,乃至最先进的苏-57隐身战斗机,皆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
虽然俄官方极力避免报道,但是保守估计,俄空天军在整场乌克兰冲突,至少损失了上百架各型作战飞机,如果再算上各型直升机,俄军飞机损失总数,更是可能已经超过300架。考虑到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国力差距,如此高的损失,其实非常不应当。这背后有人祸,但也有俄军自身的原因。
首先就是攻击机和战斗轰炸机,俄空天军虽然规模庞大,但是严重缺乏制导弹药,结果就是当陆军需要空中支援时,俄罗斯空天军的苏-34和苏-25,往往只能挂载铁炸弹和火箭弹低空支援。低空飞行的战机很容易被近程地空导弹击中,开战之初,俄军损失的战机大部分是低空被击落的。
而低空战场环境十分复杂,乌军不仅装备着大量前苏联防空系统,还有美国援助的毒刺防空导弹助阵。所以,3年以来,苏-34战轰和苏-25攻击机的被击落数,是最多的。其中,苏-34累计损失为37架,苏-25攻击机损失数量为31架,相当于俄军全部固定翼损失数的三分之二。
然后,就是战斗机。俄军战斗机的损失非常少,其中苏30战损14架,苏-35战损7架,另外还有一架苏-57,据传在地面遭到乌军无人机攻击。俄军战斗机损失一般都是太浪,因为纵观整场冲突,俄军其实没有争夺空中优势的必要。俄军通过无人机和导弹,就能瘫痪乌军的军用机场。
同时,由于野战防空系统的泛滥,俄军也无法有效发挥其空中优势。所以,对于俄军战斗机来说,哪怕是入境乌克兰,都是没有必要的。但俄空天军又总想有所作为,结果就是宝贵的战斗机,也总是遭到毫无意义的战损。此外,就是大型飞机。相比战斗机的损失,俄军大型飞机的损失,更加充分凸显出俄罗斯的“毛熊”本质。
整场冲突,俄军损失了1架A-50预警机,3架伊尔22电战机,还有3架图-22和1架图-95轰炸机,以及多达7架伊尔76运输机。哪怕仅从这些军机的名字来看,都很难想象俄军大型飞机损失率,为何会这么高。但如果是俄罗斯空天军,一切就很容易理解了,对大型飞机保护的不重视,对前线军用机场安全的疏忽,让俄军付出了几十亿美元的教训。不过,随着地面战斗愈发顺利,俄罗斯空天军的戏份,正变得愈来愈少。俄罗斯空天军的损失,估计也将最终定格在110架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