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可能会看到有人嚼着槟榔,享受着那种独特的刺激感。然而,这小小的槟榔,却可能隐藏着口腔疾病的健康危机——特别是它与口腔癌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什么是口腔癌

顾名思义,那就是生长于口腔范围内的癌症。口腔中的各种结构表面覆盖有一层由鳞状细胞构成的黏膜,当鳞状细胞的生长失去控制的时候,就会导致癌症。那么,在什么情况下,鳞状细胞生长会失去控制呢?

重庆松山医院口腔科杨彦春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邹孟韩表示,当细胞受到外界刺激因素过多,就极有可能遭到破坏从而失去控制、走向癌变的不归路。


示意图。重庆松山意图供图

鉴于口腔粘膜实在是一种非常脆弱的结构,刺激因素可以说非常之多,抽烟、喝酒、HPV感染等都是口腔癌的易感因素,而槟榔,同样位列其中。

有人不禁疑惑:“抽烟、喝酒这些明显的不良习惯会导致口腔癌,这还比较好理解,可槟榔嚼完就吐了,怎么也会引发口腔癌呢?”

其实早在2011年,《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发表的研究就表明,在流行嚼槟榔的国家和地区,口腔癌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原因在于,槟榔质地非常坚硬,而我们的口腔黏膜却十分脆弱,为了适应这个超出其承受能力的硬物,口腔黏膜不得不过度增厚。每一次咀嚼槟榔,对口腔黏膜来说都是一次“摧残”,可能会迫使黏膜细胞增殖成千上万次。尤其对于那些一下午就能吃完一整包槟榔的人来说,黏膜细胞遭受的刺激更为频繁。

虽说每次鳞状细胞分裂增殖发生癌变的几率微乎其微,但当这种刺激无限次叠加,癌变的概率就会呈指数级上升,最终达到“生长失去控制”的阶段,口腔癌便随之而来。此外,槟榔本身含有的某些成分也具有致癌作用,进一步增加了患癌风险。

口腔癌如何辨别与预防

一般来说,口腔癌的症状可以说非常明显。常常表现为:结节、肿块、溃疡、炎症长期不愈、疼痛、麻木等。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槟榔只是引发口腔癌的重要原因之一,并非唯一因素。

如果你有长期嚼食槟榔的习惯,建议尽早预约口腔检查,根据检查结果,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对症处理。若不幸已经发展到癌症阶段,目前针对口腔癌主要采用以手术根治性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原则,并配合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辅助手段,以此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重庆松山医院)

(注:此文属于人民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