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分享精密压铸、汽车行业、资讯、技术类内容,关注了解最新消息



(行业观察)部分月薪2万元、五险一金齐全、入职发放技能补贴——如此优厚的招聘条件却频频遇冷。近日,广东、浙江多家压铸企业在社交平台“喊话招工”,开出远超当地平均工资的待遇,但岗位空缺持续超3个月。据《2024中国蓝领就业市场报告》显示,压铸、模具等高端技术工种人才缺口已突破120万人,45岁以上从业者占比达67%,而“90后”工人比例不足15%。#小米超级大压铸技术亮相#



月薪2万招不到人?企业直呼“看不懂年轻人”

在佛山为特斯拉供应一体化压铸件的工厂里,10余台8000吨级压铸机昼夜轰鸣,但操作岗空缺率达40%。“学徒期保底8000元,三年工龄的熟练工综合月薪1.5万起步,可今年只招到7个‘00后’。”该厂人力资源总监坦言,年轻人更倾向选择“自由度高”的快递、外卖,直播等行业,即便薪资低30%也无所谓。#你们觉得送外卖丢人吗#



这种反差在长三角更为突出。宁波某压铸企业为抢人推出“夫妻房+子女入学”福利,仍难留住年轻人。“招10个技校生,半年后最多剩2个。”该企业负责人无奈表示,生产线上的主力仍是50岁左右的老师傅。

工作环境与职业尊严的双重困境

高薪为何失去吸引力?多位从业者透露,压铸行业需常年面对高温、噪音和倒班压力。在东莞一家工厂,车间夏季温度常超40℃,虽有降温补贴,但“年轻人宁愿拿4500元在空调房做客服”。



职业发展路径模糊更令年轻人却步。“干了十年还是操作工,不如送外卖有上升空间。”一位“95后”前压铸工人吐槽。智联招聘数据显示,制造业技工岗位的简历投递量近三年下降52%,而外卖骑手求职量增长89%。#操作员#



教育体系与产业需求脱节加剧矛盾。教育部统计显示,2023年全国中职院校“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招生人数同比下降18%,多所职校因报名不足取消该专业。

政企紧急“补血”:机器人上阵、学徒制重启

面对青黄不接的现状,企业开始多路径破局。广东鸿图投入5亿元改造“黑灯工厂”,将压铸车间工人减少70%;文灿集团联合职业院校推出“现代学徒制”,学生入校即获万元奖学金,毕业后定向入职。#学徒制#



地方政府也加码政策扶持。江苏将压铸工纳入“紧缺型高技能人才”目录,获高级技师证书可享受住房补贴;浙江对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最高补贴500万元。

断层危机或威胁中国制造升级

“这不是简单的用工荒,而是产业升级的警报。”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强指出,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趋势下,一体化压铸工艺复杂度指数级上升,急需既懂编程又会调机的复合型人才,“若五年内无法填补断层,高端制造产能可能被迫外流”。



值得关注的是,日本、德国已启动制造业人才储备计划。丰田与职业高中联合开发AR模拟培训系统,将压铸工培养周期从3年缩短至1年;德国双元制教育将AI故障诊断纳入必修课。

(本文数据来源:智联招聘《2024中国蓝领就业市场报告》、教育部统计数据、企业访谈)

编辑视角:当“月薪2万”敌不过“手机自由”,制造业到了重新定义价值的时刻。

排版编辑:赵肖 Thanks & Best regards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