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行车行业,过去约 15 年里,空气动力学的发展堪称飞跃式的,这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就像世间万物都遵循着盛极而衰的规律一样,我们不禁要问:自行车领域的空气动力学 “军备竞赛”,是否已步入尾声?若真如此,未来自行车在性能提升上的突破口又在哪里呢?


多年来,“空气动力学” 一直是公路自行车设计与制造领域的热词。起初,各品牌纷纷聚焦空气动力学公路车,但随着市场需求的多样化,除了这类车型,爬坡公路车也出现在各大品牌的产品序列中。然而现在,行业趋势又有了微妙变化,许多厂商开始追求打造 “全能” 公路自行车。这类自行车既要具备优秀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在骑行时尽可能降低风阻,又要将重量控制到极致,同时还不能牺牲骑行的舒适性。如此一来,一个关键问题摆在眼前:公路自行车在空气动力学方面的激烈竞争,难道真的要落下帷幕了?


著名空气动力学专家西蒙・斯玛特(Simon Smart)对空气动力学的发展趋势有着深刻的见解。他曾在 F1 行业深耕多年,2007 年,斯玛特敏锐地察觉到自行车市场在空气动力学领域的巨大潜力,随后创立了 Drag 2 Zero 公司。该公司主要服务于计时车手,业务涵盖在风洞中提供空气动力学调整服务,同时也进行相关硬件的研发。

回忆起创业初期,斯玛特感慨万千。他提到,当时推广空气动力学产品困难重重。“那时,消费者对空气动力学产品普遍存在抵触情绪,因为购买这类产品不仅意味着要支付更高的价格,还得在空气动力学性能和轻量化之间做出艰难的抉择。” 斯玛特说道,“我们不仅要让大家认识到空气动力学的重要性,更要努力说服他们接受这种权衡。”

在英国空气动力学专业技术的引领下,过去 15 年,自行车在空气动力学方面取得了诸多显著成果。比如,自行车的线缆从原本的外露设计改为隐藏式,车把宽度变窄,车架形状也经过精心设计,这些改变都有效提升了自行车的速度。斯玛特参与研发的 Scott Foil RC 公路车发布后,他也曾陷入沉思:“接下来,在空气动力学方面,我们还能实现哪些新突破呢?”

如今的空气动力学公路车,与五年前相比,技术上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当下的顶级公路车,几乎都采用了完全内置线缆和集成组件的设计,外观线条干净、流畅。截断管、更窄的车把以及下沉的后下叉等设计,已成为常见配置。而且,现在空气动力学公路车和轻量公路车在重量上的差距越来越小,很多时候两者相差不到 200 克。例如,Factor 的 Ostro VAM 气动车架仅比捷安特的非气动 TCR 车架重 80 克。


在职业赛事中,Trek、Cervelo、Scott 等品牌依旧在世界巡回赛中使用空气动力学车架,但也有品牌做出了不同的选择。2020 年,Specialized 停产了 Venge,而 Tarmac(如今的 SL8)在 56 厘米尺码的情况下,整车重量可达到 6.6 公斤,官方宣称其拥有与 Venge 相当的空气动力学性能。这一举措不禁让人猜测,其他品牌是否也会效仿,不再只执着于空气动力学性能的提升,而是转向其他方面寻求突破呢?

Factor 自行车的首席执行官罗伯・吉特利斯表示,尽管他认为在空气动力学方面仍有提升空间,但他们公司正在加大对更强大软件的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在过去 10 年取得了巨大的技术进步,随着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未来自行车行业对其的依赖程度也会越来越高。如今,工程师们无需像以往那样,先制作生产样品或模型,再带到风洞中测试并重构,而是可以通过运行更先进的现实模拟来进行研究。在过去,这些模拟的真实性往往难以保证,而现在,Factor 的 CFD 分析不仅能观察车架上的气流,还能将腿部和车轮的位移影响考虑在内,这在几年前是无法实现的。

吉特利斯还提到:“过去运行 CFD 分析的成本高达数十万美元,现在却可以以低得多的成本将计算能力外包出去。例如,我了解到 Cervelo 公司过去一年在计算时间上的花费约为 150 万美元,而仅仅五六年之后,完成同样的工作可能只需要 1.2 万美元。” 他认为,技术的发展正在区分真正有实力的品牌,那些能够掌握先进技术、挑战性能极限的品牌才能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斯玛特也将技术发展视为行业的决定性因素。随着技术的进步,行业需要时间去适应和应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产品开发速度的放缓。他以 F1 赛事举例:“在空气动力学领域,你其实是在为先进的工具投资,而不仅仅是为了直接的性能改进。” 因此,随着自行车行业逐渐逼近现有设计的极限,各品牌必须不断探索新的尖端技术,才能在竞争中保持领先,而不能仅仅依赖现有的技术成果。那么,更强大的软件虽然能降低成本,是否真的能为自行车带来更大的性能提升,让其速度更快呢?

吉特利斯对未来充满信心,他表示:“与目前的 Ostro VAM 空气动力公路车相比,我们即将发布的下一款车型将会有重大改进。” 他解释说,这主要得益于公司现在具备了相应的能力、技术和人才储备。不过,一款自行车新品的改进往往伴随着营销和推广,这些宣传需要理性看待。斯玛特指出,车架在整个自行车系统的空气动力阻力中,仅占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比重。因此,即便在车架上实现了 3% 的空气动力学提升,落实到整个系统上,净增益可能也只有 1%。在顶尖赛事中,这或许能帮助车手赢得比赛,但如果车手穿着不合身的骑行服,那么这些空气动力学方面的优势可能就会被抵消。

Pinarello 的运营总监毛里齐奥・贝林(Maurizio Bellin)也认为,在行业顶尖的公路车中,“各车型在空气动力学方面的差距已经很小”。在过去十年里,Pinarello 的 Dogma 车架类型基本保持稳定。他暗示,如今行业关注的重点已经逐渐转移到位移方面,并且表示 “这引领我们走向了创新的最后一步 —— 车架硬度的提升”。这一观点与 Specialized 工程师的看法不谋而合。显然,Specialized 在为新的 Tarmac SL8 设计更轻车架的同时,最让他们自豪的是找到了提升车架刚性的方法。

那么,“空气动力学的爆发期” 真的结束了吗?这是否意味着公路车的空气动力学不再重要了呢?其实并非如此,只是我们看待空气动力学的方式发生了改变。从行业和消费者的角度来看,“空气动力学的爆发期已经结束” 这一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当然,这并不代表自行车在空气动力学性能上就不会再有提升。

斯玛特打了个比方:“如今,我常常把自行车和汽车作类比。现在很少有人会特意谈论新车的流体力学(CdA),但实际上车企都在这方面下功夫,这已经成为行业默认的操作。” 在他看来,风阻就如同重力一样,是客观存在且不可忽视的挑战。真正优秀的产品,是那些能够全方位应对各种挑战的产品。所以,虽然提升自行车空气动力学性能的动力依旧存在,但最容易实现大幅提升的阶段显然已经过去。毫无疑问,自行车品牌若想在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必须持续运用尖端技术,只是像过去那样轻松就能实现性能突破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职业自行车赛事中,车手的选择有时也很 “任性”。在顶级赛事里,每一秒都至关重要,每节省一瓦特的能量都可能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然而,前一小时纪录保持者亚历克斯・道塞特(Alex Dowsett)透露,尽管各品牌投入大量资金追求微小的性能提升,但一些专业车手仍然坚持选择自己喜欢的套件。他曾与一位前短距离冲刺队友有过这样一段对话:“我直接跟他说,‘如果你不打算使用这个装备,我就不会带你冲出去。’” 他还强调,“如果连紧身衣都不愿意穿,那就说明你对赢得比赛并不上心。”

有趣的是,道塞特表示,他不确定在世界巡回赛中是否有针对公路自行车的空气动力学测试。“我猜像珍宝(Jumbo - Visma)和英力士(Ineos)这样的车队可能做过测试,但如果他们没做,我也不会感到意外。” 考虑到车手的身体对整体空气动力学的影响远超自行车本身,而且在计时赛中空气动力学性能又能带来巨大优势,这样缺乏广泛测试的情况确实有些令人意外。最后,道塞特亲自在风洞中对骑行衫、短裤和紧身衣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在以每小时 70 公里的速度冲刺 200 米时,紧身衣能够减少 1.5 米的风阻距离。“当车手们得知这个结果时,眼睛都亮了。” 他说道,毕竟在自行车比赛中,胜负往往就在毫厘之间。

更多自行车知识文章请识别下图二维码:


¥247¥1322

立即抢购

徒步登山


¥129¥1480

立即抢购

经典时尚


¥139¥1890

立即抢购

一包两件


¥189¥1329

立即抢购

自由 不羁


¥199¥2380

立即抢购

合体舒适


¥368¥4199

立即抢购

穿着舒适


¥258¥2180

立即抢购

重磅联名


¥268¥2180

立即抢购

弹力透气


¥59¥158

立即抢购

偏光镜


¥69¥150

立即抢购

排汗速干


¥49¥99

立即抢购

骑行眼镜


¥289¥2180

立即抢购

超级舒适


¥189¥3299

立即抢购

顺滑通畅


¥338¥2890

立即抢购

舒适时尚


¥99¥690

立即抢购

紧致显瘦


¥199¥1390

立即抢购

轻量保暖

以上用户关注了该公众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