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在社交平台发表纪念乔布斯70岁诞辰的贴文:
“Steve不仅看到了世界的现状,更看到了它的无限可能。他的远见不断激励我们突破界限,创造未来。今天,在他70岁诞辰之际,我们缅怀他的传承,并致敬他永恒的影响力。”
49年前,乔布斯与史蒂夫·沃兹尼亚克、龙·韦恩在自家车库里创立了苹果公司,带来了世界上第一台苹果电脑Apple I。49年后的今天,苹果公司已经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英伟达、微软紧随其后。
(图源:微博)
在乔布斯的职业生涯中,为世界带来了Macintosh、iPod、iPhone、iPad等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消费产品,也带来了iTunes、App Store等多媒体应用交易平台。乔布斯曾说,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即便他已经离开14年,但他留下的精神遗产仍在深深地影响着苹果。
乔布斯带给苹果的,不只是iPhone
1976年,乔布斯与史蒂夫·沃兹尼亚克共同创办了苹果公司,并推出了Apple I,这是个人电脑的第一次普及。Apple I不仅仅是第一款计算机,更是第一款“家用计算机”,打破了当时电脑仅限于商业与科研领域的局限。而后,Apple II的推出进一步巩固了苹果在计算机市场的地位,成为了第一款广泛被家庭和学校使用的个人电脑。
那时候,以IBM和Commodore主导的电脑市场,更注重商业化用途。而Apple电脑的推出,给了更多普通个人用户拥有使用计算机的机会。乔布斯致力于将复杂的交互变得简单,注重用户体验,这使得苹果的产品在当时看起来更具未来感和人性化。
1984年,乔布斯主导了Macintosh的推出,这是第一款广泛应用图形用户界面(GUI)的个人电脑,它改变了人们使用电脑的方式。Macintosh的设计不仅仅局限于技术层面,乔布斯还提出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使得计算机的操作更具亲和力。而当时的竞品们依然以键盘和命令行输入,操作复杂且不友好。
(图源:Appleinsider)
不过,虽然Macintosh的到来彻底改变了电脑交互的形式,为后续Mac、iPhone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操作系统及智能手机奠定了基础。但乔布斯在Macintosh推出前一年主导开发的Apple Lisa可以说是彻头彻尾的失败品——它的价格昂贵,市场定位模糊,即不受普通消费者欢迎,也很难被企业采购。
Apple Lisa的失败,让乔布斯与苹果时任CEO斯卡利在公司发展上产生分歧。随后,乔布斯离开苹果,创立了NeXT和皮克斯。在皮克斯,乔布斯成功地将数字化技术带入了电影行业,推动了动画技术的变革,并最终促使皮克斯成为全球数字动画的先驱。
乔布斯离开苹果的那几年,苹果公司推出了大量消费电子产品,但这些产品并未让其取得更高的收益,反而使其在市场的形象从一家“高端科技公司”变成“数码杂货铺”。在股东的劝说下,苹果公司通过收购NeXT的方式,让乔布斯重返苹果担任临时CEO。1997年,回归苹果的乔布斯砍掉了公司复杂的产品线,精简PC与消费电子产品系列,并推出整合后的第一款重磅产品iMac。假如说Apple I的意义象征着苹果公司的启航,那么iMac就是苹果公司的重生。
(图源:Stuff/ iMac G3)
2001年,乔布斯带领苹果推出了这款创新性的便携音乐播放器,它不仅改变了传统音乐播放器的格局,还预示着数字音乐消费的新时代。通过iTunes的配套推出,乔布斯不仅改变了音乐的销售模式,还引领了数字媒体内容的流行。
在iPod推出之前,便携式CD播放器和MP3播放器主导市场,诸如Sony的Discman和Creative的MP3播放器。尽管这些产品在音质和便携性上有所优势,但iPod通过与iTunes的结合,创造了一个完整的音乐消费生态,用户可以轻松购买、管理并随时听取音乐,彻底改变了数字音乐的市场。
然而,iPhone的发布才是乔布斯职业生涯的巅峰之作。2007年,乔布斯推出了iPhone,这款将电话、音乐播放器和互联网设备结合的产品,重新定义了手机的功能和用途。iPhone让手机不再是一个通讯工具,更成为了人们生活、娱乐、工作等多重场景的综合平台。iPhone的推出不仅推动了智能手机产业的发展,更使得触控技术和移动互联网迅速普及,开启了“智能时代”的大门。
(图源:New York Post)
往后,乔布斯还带来了iPad、MacBook Air等产品。这些产品在当时不仅仅是硬件上的创新,而是交互、设计、概念多元于一体的新智能硬件。例如,在iPad登场之前,市面上已经有无数种关于便携式智能硬件的构想,掌上电脑、PDA等产品也在市场上流行,但乔布斯将简单直观的iOS操作系统、精致的设计以及大量的应用支持,很快就占领了市场,成为了平板电脑的代名词。
不难发现,在乔布斯时代,苹果公司并没有致力于开发完全创新的产品,而是贯彻“用户体验”这个底层逻辑,让更多产品基于更简单的操作逻辑、更舒适的使用体验进行革新。苹果在乔布斯的引领下,从一个传统的个人电脑制造商,变身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品牌之一,改变了整个产业格局。
后苹果时代:有传承,也有创新
乔布斯时代,苹果产品线注重精简,每一款产品都被赋予独特的价值和使命。库克继承了这一理念,但在此基础上,他对产品线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库克上任后,苹果开始逐渐精简产品种类,专注于核心设备如iPhone、iPad、Mac等,减少了不必要的产品种类。
相比起乔布斯,库克更倾向于积极响应市场需求。例如,三星在2011年推出Galaxy Note产品后,迅速在市场走红,超大尺寸+多任务操作的结合,让消费者看到了完全不一样的智能手机。为了适应市场需求,苹果不断尝试增加iPhone的尺寸,从iPhone 5的4英寸,到iPhone 6 Plus的5.5英寸。事实上,假如是乔布斯,我们可能永远不会看到5.5英寸的iPhone问世。
在接任CEO之前,库克担任苹果全球首席运营官,帮助苹果解决了供应链上的问题。因此,他上任之后,苹果对于自研的需求达到顶峰。最为显著的举措是苹果逐步开始自主研发芯片,推出A系列芯片,逐步取代了以往的第三方芯片供应商。
苹果还在2020年推出了基于ARM架构的M1芯片,这一突破性芯片改变了Mac系列产品的性能格局,使得Mac电脑能够在低功耗的情况下提供桌面级的强大计算能力。在苹果的影响下,ARM架构桌面芯片也开始流行。
(图源:Apple)
当然,除了这些创新之外,库克也继承了乔布斯的精神,比如硬件与软件的深度结合。苹果通过收购Beats,将原本的iTunes彻底改造成全新的流媒体服务平台,Apple Music凭借与iPhone等设备的深度整合,以及对用户数据的精准分析,迅速占据了一席之地。至2024年,Apple Music已经成为全球三大流媒体音乐平台之一。
库克的领导风格与乔布斯相比,显得更加务实和稳定,但他同样延续了苹果对创新的深度执着。从硬件的自研到服务生态的构建,库克推动了苹果从硬件公司向综合科技公司的转型,开创了新的增长点。正如苹果在增强现实领域的探索,最终促成了Apple Vision Pro的发布。
(图源:Apple)
总体来看,库克延续了乔布斯时代“追求完美”的精神,但也在变化的市场环境中,灵活调整了苹果的战略方向。无论是自研硬件,还是扩大服务生态,库克的领导无疑推动了苹果继续保持在全球科技产业中的领先地位,不断飙高的公司市值、成倍增长的股价以及iPhone、iPad等消费电子产品销量的翻倍,几乎都印证着库克每一步决策的成功。当然,假如苹果智能能够更早登陆中国大陆市场,或许iPhone 16系列的市场表现会更好。
写在最后
乔布斯的离世,带走了一位伟大的创新者,但他留给苹果的精神遗产却历久弥新,深深植根于苹果文化的核心。他对技术和设计的执着追求,至今仍指引着苹果走在科技创新的前沿。无论是在乔布斯亲自领导下诞生的产品,还是库克时代的后继创新,乔布斯的精神都始终贯穿其中。
2025年,乔布斯迎来他70岁的诞辰。今天,我们看到的每一款苹果产品,依旧在延续他最初的理念:简洁、精致、智能、与用户息息相关,无论是iPhone、iPad,还是更具突破性的Apple Vision Pro。
时至今日,苹果依然以其精巧的设计、创新和用户体验,在全球用户。乔布斯为苹果奠定的精神遗产,将继续推动着苹果朝着更加多元化、更加智能化的未来发展。无论是乔布斯,还是现任CEO库克,又或是未来接棒的每一位执行官,相信乔布斯留下来的精神也一定会继续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