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杜蔚 每经编辑:董兴生
时隔四年,离开了大投资管理平台、自嘲为“退休劳模”的冯唐又回来了。他瘦了很多,也慈祥了很多。
2月22日,冯唐站在魔都五星级酒店的聚光灯下,首开超大课堂,向从各地涌来的数百名学员讲授如何《逆境破局,战略制胜》。此番,“商学院校长”成了年过半百的冯唐二次创业后贴上的一个崭新标签。
冯唐“复出”首开线下大课堂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和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单的《哪吒之魔童闹海》导演饺子一样,冯唐也是“弃医”跨界,且履历更加多元。他从协和医科大学的医学博士到妇产科医生,再华丽转身为麦肯锡合伙人、华润医疗CEO、中信资本董事总经理;他还跨入文学界,成为畅销书作家,他的不少作品被资本追逐,影视化改编后被搬上大小荧屏。
前几年,“闲着”的冯唐一直在线上卖课,但他并不满足于只当一位“电大老师”,所以自立门户,创办“成事不二堂”。“好久没被采访过了,这是我蛇年的第一个重要采访。”冯唐笑着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打招呼,随后开始了长达两小时的专访。
冯唐现场受访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杜蔚 摄
“我们两年时间,影响了1600万网民,已有60万付费用户。”冯唐坦言,这个成绩,让他看到了用知识能刺激出市场旺盛的需求和消费力。所以,“善于算计”的冯唐捕捉到项目度过生死关后果断“复出”,并放出豪言,“势必要啃下一口商学院的蛋糕”。
但冯唐口中要教给大家的“又实用、又便宜的通用管理学”,最贵的一门“成长营”学费已达到2.98万元。如此高昂的线上课程,一期开班竟招揽到了600位学员,合计学费1788万元。都是谁在为冯唐付费?“也不见得每期都能招这么多,但我并不着急,孔子一辈子才3000弟子。”
而今,处于AI时代,大家似乎已经习惯了日常干什么都要问问DeepSeek等大模型,与此同时,罗振宇等也在发力商学院。完全依赖于“冯唐”单一IP的深度知识付费,究竟能走多远?
下文以冯唐的自述展开:
告别中场休息
“习苦习劳,我本就是这个命,但我累身不累心”
2021年初,冯唐卸下中信资本高管职位,淡出了商业的名利场,其下一步动态也深受各方关注。2022年,他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闲下来后,他过着“伦敦梁朝伟”的生活,彼时,录制课程、写书,是他生活的全部。其间,冯唐还建议欠了6亿元的好友罗永浩,在直播的同时,搭建公司、借资本力量、打破常规思维赚钱,有效帮助了老罗“真还传”的提速。谁也没想到,冯唐的“中场”一休就是4年。现在“复出”,冯唐说,自己达到了历史最忙的状态,也许在常人看来自己就是个“疯子”。
就拿上个月来说,除了吃了一顿躲不开的饭,整一个月我都几乎没有出门。我把自己关起来,做三件事“文、字、课”。
以我母亲为主题的诗集,两天之内我写完了105首。一方面,是有交稿子压力;另一方面,也是自己特别想写老太太。去年3月27日她走了,我一直没有真的静下来。直到今年一月的一天,我忽然觉得时候对了。
现在诗集定稿了,名字叫《作为花,我从来没败过》。这也是我第六个个人展的主题名,下个月,展览会在北京开幕,是关于母子,围绕生死、女性之力的,还会展出我母亲的一些物品。所以,除了写诗,我还时常去地下室写毛笔字、画画,共有166幅作品会送去展览,这是我给母亲写的“家书”。
冯唐将在《作为花,我从来没败过》展出的作品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春节期间,我还开了第8个长篇(小说)。基本上,3个春节我就会出一个长篇。今年这个头开得很畅快,主角是历史人物张良和刘邦,主题是“成事人”的具体形象。5年前,我开了“成事学”,大家总听我唠叨“成事之德”“成事之道”,但是一直没有一个特别具体的形象。现在,我找到了。他们俩就是“成事学”的肉身,一个是富二代、一个是油腻男,性格迥然不同,但双向奔赴。
(长篇)写了7万字,整个故事线、人物的大方向都有了,调子也找到了。可惜的是,到了(正月)初八就上班了,很多事情又堆过来,我就硬得把自己给拽出来,去录课。
《冯唐讲》现在讲到第三年了,一年要讲104个故事,差不多我每周要录2~3次课。不仅要备课,光每次的录制就得4个小时。我一周还要做两次直播,每次要播3个小时到5个小时。
冯唐讲的多部内容,都是平台上的热卖课程 图片来源:蜻蜓FM截图
所以,上个厕所,我都得用跑步。因为在直播时,编导、摄影、技术⋯⋯都是我一个人做。
另外,我还得兼顾短视频的切片,针对“成事不二堂”准备课程以及选择“城市好物”的商品。我的指甲长了,但好像一直找不出时间来剪。我甚至忙得不敢生病,怕会耽误事儿。所以,我就吃得相对少点,这样不容易生病。
你问我累不累?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上协和医科大学的8年,医书很难读,但我还想读小说、历史书,也把自己累得够呛;后来进了麦肯锡,不能说惨绝人寰,也是忙得七荤八素。再往下走,我去了华润,开始以为能清闲点,结果一点也不是。
慢慢地,我就习惯了辛苦和劳累。但所幸,我现在做的这三件事(文、字、课),都是我喜欢的,所以苦一点、累一点没什么。习苦习劳,我本就是这个命,但我累身不累心。我在做有意义的事情,没有虚度年华和时光。
冯唐调侃自己是“睡神”,连续4小时直播、3小时录课后依旧能睡得好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再忙,我也会力保每天8小时的睡眠。我是学医的,破坏睡眠这个事,我不会干。在睡眠上,我可能还有点天赋,经常能睡出100分。
那么,这就要求我做事得有流程化,这样效率会提高。比如,我突然有事,要尽快从上海飞去伦敦,那么我5分钟就能出门。因为,我的行李箱处于常备状态。类似这样的,也包括直播,我一个人播就把流程捋顺一点,完全没问题。
跨界常客
“这次我来当‘校长’,势必啃下一口商学院的蛋糕”
医生、商人、投资人、作家、老师、校长,当冯唐身上的标签越来越多,他受到的争议也愈发突出。有人觉得,冯唐的作品有些低俗和轻浮,这种风格并不符合所有读者的审美;有人质疑,身为医生、作家的冯唐,涉足投资领域,是否具备足够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而现在,想来抢滩商学院市场的,也不只冯唐一人,近年来,罗振宇等也在开展此类业务。那么,严重依赖于冯唐IP的“成事不二堂”,是否具备核心竞争力?
我写毛笔字、写小说、写诗,好像我做什么,都有人上来骂。
冯唐作品《北京,北京》改编的剧集《春风十里,不如你》 图片来源:豆瓣电影
但您知道吗,伴随各种争议,我也有理直气壮的地方。我讲管理学,从《冯唐成事心法》《冯唐讲》一直到《冯唐五道战略》,没人骂了。没人会说我说得不对、胡扯,顶多是吐槽几句,比如没有绝对的创意、没有理论上的重大突破等。
其实,管理这事儿,我本身也无法创出一个人类从来没用过的方式。所以,理论这东西不能像原子弹那样横空出世。
我敢于挑战线下商学院,是因为我能带给大家好课程。说到这,您可能觉得我是“自恋”。但我确实在多个领域的功夫深、积累厚。从古今中外理论实践,从年岁见识到中文的表达能力,都还不错,我还有从教学到实践的闭环。
我从10岁开始读中国历史,它的核心是管理。“中外”则来自我的经历,协和医科大学是洛克菲勒投钱办的一个西式的医学院,我去美国念MBA后,进入麦肯锡并做到了合伙人的位置。所以,我对西方管理的理解是有相对高度的。
我还积累了在华润集团做战略部总经理,后下场自己创办华润医疗,又在中信资本负责整个医疗健康投资的丰富经验。因此,我不只是像大学教授有书面知识、理论知识,还有足够的实践。
冯唐讲课现场,边听边记的学员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其次,我们商学院的课程价格非常便宜,2.98万元,19节线上录播课+2次线上答疑+1次线下大课。定下的这个价格,绝不会降。这里面有我的一个小心思,我觉得太便宜,学的人会不珍惜也不重视。
其实有些竞品,又差又贵。去线下的商学院,你得花几十万元和更多时间,而你遇到的老师肯定不如我懂战略。我认为管理并不高大上,而是很实操的东西。但现在,我们教育出来的管理类的学生,哪怕是超一线学府的,刚出来时,几乎都不能用,因为他们与社会脱轨。
冯唐的日常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我办商学院,要解决四个方面的事情:读书、行路、学徒、做事。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肯定是不能或缺的,这也是我们“成事”最重要的一块。其实我的有些课刚出来的时候卖得很一般,因为读书看似没有门槛,谁都能在网上带人读,但从去年底开始,大家好像忽然意识到我讲的东西真好。两年下来,我们影响了1600万网民,已有60万付费用户。我的战略课的学员,近70%分布在一、二线城市,男女比例约为4:6;超三成用户为创业者或企业主。
现在进麦肯锡、华润都不容易,而我的经历也很难复制。所以,我将自己的思考融入课程,带大家“行路”。“学徒”这块,我多数是借助一些东方的经典来讲自己在管理上的一些心法。比如说,借着《道德经》讲领导力。今年,我会借着《孙子兵法》讲职场生存。
最难的就是“做事”。坦率地讲,我用的是以麦肯锡为代表的西方管理学的一些工具、方法模板,来帮学员做事儿。
3年内,我都会以自己为核心,深度开发,未来会考虑引入一些优质的内容IP来丰富“成事不二学堂”。
打破“物理上限”
“我接受了22年全职教育,但AI来了,培养学生必须变革”
在冯唐合伙人王晓珂眼中,冯唐是一个“能量很高、非常自律、对自己很苛刻的人”。“他录课、直播的房间,就像一个太空舱,但他生生待了四五年。我们的工作强度,只占他工作总量的十分之一,但我们都觉得能跟上他三四成就已经很辛苦了。”
即便冯唐能高效处理多样工作,但他每天能用的时间也是有限的。好在借助AI,团队帮助冯唐打破了“物理上限”。更多的切片以及冯唐的数字分身,让他在视频号、“抖快小”全面出圈。而冯唐对AI却有着一丝忧虑。
我们这代人,赶上了好时候,社会非常认可科班教育。但现在,AI来了,我对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困惑。
我踏踏实实接受了22年的全职教育,但在AI时代,学生还需要接受这么多年的教育吗?我们的教育应该怎么改变?如何面对呼啸而来的变化?
冯唐现场聊AI,他认为,AI将改变工种结构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杜蔚 摄
虽然学医8年,但我总有天马行空的想法。我觉得,不接受科班教育,不等同没下功夫。我不是中文系的,也不是美院的,更不是管理学的大学教授。但我得过人民文学奖,我爱书法,我写毛笔字很有特点,万宝龙向我买下了“冯唐中文简体”硬笔书法10年的独占权和独家使用权。我还在全世界找投资项目、去谈几十亿元的收购。
我从小就是学霸,唯独音乐很差。而诗歌自古并行,我酷爱写诗,怎么能因为音乐一塌糊涂而没有歌?AI帮了我的大忙,它来作曲、演唱,就用我的声音来唱。我用AI专门出了音乐专辑。挺有意思的,你看投入不大,但对我来说却是十分有用的。我还会继续用这种方式发音乐专辑。
AI把我的音乐短板补上了,虽然尚且达不到9分。这个思路看上去简单,但实际上我们会发现,以后在很多领域做东西,也有极大可能会出现我这个例子所呈现的状态。
冯唐的首个诗人AI歌曲专辑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每个人都有长处,我们需要用AI把长处放大,同时补齐短板。我还利用AI做了一个数字分身,它能把我讲过的东西、文稿,自然地出镜表达出来,打破了我的“物理上限”。得益于此,我的原有内容被无限切片后,放在各大短视频平台,我和团队从流量池里挖掘到了新增量。我们测算,冯唐IP拥有3000万受众,而现在我们的付费用户才60万,所以距离天花板还很远。
我常说,投资的核心要素是“趋势”,是未来,这也是学员选择“成事不二堂”后能获取的优势。现在,大家对知识付费有些去魅了,但也是好事儿。未来知识付费的趋势是,更加细分。想鱼龙混杂待在里面的,课只会越来越难卖。
同时,线上线下的边界将越来越模糊。用深度知识,一定能有效刺激需求和消费。我们尝试把知识和器物联系在一起。有款800元的保温杯,今年春节前我们就卖断货,卖了1.4万个。我预计,接下来,“好物”在我们整体业务中的占比,能达到销售额的三分之一。
我的商学院成长营第一期招满了,现在在招第二期,也不见得每期都能招到600人,但我并不着急,孔子一辈子才3000弟子。我希望,能以强者姿态破局,做出一个顺应时代并挑战传统商学院的管理学堂。
封面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