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英国《卫报》披露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卡迪夫大学宣布取消护理、音乐、古代史、现代语言等多个文科专业,并实施裁员,裁员规模约占总员工数的7%。无独有偶,2024年,哈佛大学本科生学院取消了至少30门课程,涉及二十多个系,文科专业在此次调整中首当其冲。
在文科专业“关停潮”汹涌来袭的当下,文科教师站在了命运的十字路口。从全球范围看,不同高校对文科教师的处理方式各异,部分教师面临裁员,部分高校鼓励教师主动辞职,还有教师可能被分流或转岗。
一批教师被解聘
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的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2年间,全美范围内授予人文学科(英语、历史、语言、文学、哲学及相关学科)本科文凭的数量下降了24%。这是20多年来首次降至20万以下。
作为对这一趋势的回应,随着政策制定者、家长和管理者更加重视那些他们认为能够更直接带来就业机会的高度专业化学科,全美各地的大学和学院近些年来已在陆续削减人文学科专业,并解雇人文领域的教职员工。
譬如,2024年年中,纽约州立大学波茨坦分校(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Potsdam)解雇了7名终身教授,而文理学院成为这一削减的重点。
西弗吉尼亚大学(West Virginia University)的裁员从2023年就已开始。在削减了28个专业(其中许多涉及语言、建筑和艺术等文科领域)后,曾向76名教职人员发出了解雇通知,其中32人是终身教授。
鼓励教师主动辞职
2022年,罗翰普顿大学(University of Roehampton)关闭艺术与人文学科类课程(包括古典学、历史、戏剧、创意写作、摄影和哲学)导致226名教授(约占学校教师总数的一半)要么被解聘,要么被纳入“双方同意辞职计划”。与此同时,该校也宣布,根据资格条件,被解聘的教授可以申请64个新职位。
2024年,阿斯顿大学(Aston University)宣布面向全校范围的各领域的教学科研人员和行政人员实行“自愿离职计划”,旨在通过员工自愿离职,使学校的运营与资源配置契合《阿斯顿2030战略》及新工作模式。关于计划细节,员工可通过指定网页,获取包括计划条款、指南、申请表、权益计算器及常见问题解答等详细信息。
贝德福德大学(University of Bedfordshire)在2023年夏天进行了院系重组,几乎关停了表演艺术专业集群(表演文学学士、舞蹈与专业实践文学学士以及表演艺术文学学士专业),解聘了8名媒体专业的教职员工,并大幅缩减了艺术与创意产业学院规模。2024年春季,该校再次面向全体教职员工推出了一项限时的、全校性的“自愿离职计划”。限期内主动提出离职的教职员工可获得优厚的补偿条款。学校的离职审核小组会在仔细考量学校需求和个人情况后,对每一个申请做出最终决定。
教师或被分流与转岗
视线转至我国。文科专业的变革态势明显,而这背后文科教师的发展也备受瞩目。据麦可思最新统计,2014-2023年经教育部审批撤销的文科专业有2629个(注:根据《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颁布,2018年修订)》,文科(哲学社会科学)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共8个学科门类),其中,“公共事业管理”被撤销150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被撤销111次,“服装与服饰设计”被撤销108次。
撤销规模之大,反映出文科专业面临的重大调整。
这种调整不仅局限于本科,硕士研究生阶段文科专业也在收缩。麦可思对各高校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公告统计显示,至少有20余所大学在今年停招管理学、文学、语言、法学等文科类硕士。
文科专业的关停,必然直接影响文科教师的职业发展。以2024年底安徽工业大学发布的《安徽工业大学本科专业建设管理办法》为例,该通知明确被停招或撤销专业所在学院,不仅要做好在校学生后续培养,还需妥善处理相关教师的分流与转岗。这意味着这些教师或将面临职业方向的转变,通过分流与转岗,他们有可能进入新的教学领域或岗位,开启新的职业路径。
文科教师的未来
值得庆幸的是,全球大学关停文科专业的趋势对文科教师造成了巨大冲击,但也催生了新的职业发展机会。
早在2018年,亚利桑那大学(University of Arizona)推出应用人文学科本科学位,将人文领域与商业、工程、医学及其他领域课程相联系,此后该校人文专业本科生数量增长了76%。学校为此聘请人文学科招生主任与营销团队,并培训教职员工,以人文学科教育能带来就业机会为卖点吸引更多学生就读。
对于人文学科教授而言,这是一种不同寻常的角色。他们以往往往抗拒“帮助学生为就业做好准备是他们职责”的说法。然而,这已成为一个关乎其职业存亡的问题。
亚利桑那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法语教授阿兰・菲利普・杜兰德(Alain Philippe Durand)无奈表示:“当你告诉学生,我们传授的是精神层面的内容,他们会嘲笑你,我们面临的是,一直有人负面评价人文专业无用。”他还指出:“有人会质疑‘我们真的需要这个专业吗?’但其实应该反过来问:‘嘿,你知道吗?在人文学院,我们教授的一些技能在就业市场上需求极大。’”
他所说的技能包括如何有效沟通、批判性思考、团队协作,以及如何在特定专业领域之外找到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
{数据链接}
麦可思研究发现,从中国部分2023届本科毕业生各类基本工作能力评价来看,他们认为管理能力中的谈判技能、判断和决策等能力,应用分析能力中的设计思维、疑难排解、系统评估等能力,以及动手能力中的电脑编程能力被认为较为重要。特别是电脑编程能力,在数字化和信息化日益发展的今天,成为了一项基本技能,但其满足度相对偏低,说明毕业生在这一方面的能力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乔治亚理工学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近两年也开始将人文学科与高薪工作相联系。学院时任院长、研究中世纪的学者查德・乌茨(Chad Utz)认为:“人文学科的未来不是与世隔绝,不是‘你们在那里,我们在这里’,而是要表明,如果融入艺术、人文和社会科学,工程师和计算机科学家的技能会得到提升。”
中央密歇根大学(Central Michigan University)去年秋季开始提供一个仿照亚利桑那大学的“公共与应用文科”本科学位。这个新学位将人文课程与创业和环境研究等应用领域相联系,未来还计划与时尚、游戏设计相结合。
在梅隆基金会125万美元的资助下,埃默里大学(Emory University)正在帮助文科教师重新设计人文学科课程,以强调其相关性。文理学院院长芭芭拉·克劳特哈默(Barbara Krauthamer)表示:“我们不能否认就业准备、现实世界应用以及我们如今生活的这个日益科技化且快速变化的世界背景的现实。”
杜兰德院长提醒道,一些人文学科教师会对“只有与更面向职业的学科结合,他们的工作才有意义”的观点感到不满,“但你必须与学生的就业需求保持一致。”且他发现,年轻的人文学科教师“更能理解这一点”,更愿意进行跨部门合作,明白不能再沿用老方法做事。
面对文科专业的“关停潮”,文科教师的职业危机已然凸显。
但时代的变革亦是机遇,正如多所高校的实践所示,文科教师唯有顺应潮流,突破传统思维,积极拥抱跨学科融合,将文科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就业所需技能,关注学生需求,勇于突破传统教学与研究模式,如此才能在危机中找到新的发展方向,实现自身价值与文科教育的传承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 教育部网站、澎湃新闻网、各大学网站等。
[2] SARAH JAMIL .The best liberal arts school producing society’s smartest students. [EB/OL]. Ttudy International , 2025-01-24.
[3] Nathan M Greenfield. The unkindest cut? – Behind the paring of the humanities [EB/OL]. University World News, 2022-08-13.
声明:麦可思研究原创整理内容开放非盈利目的的转载授权。转载要求——
1.文首注明“转载于麦可思研究”。
2.转载请在文章发布的24小时后进行。
关注“麦研文选”,获取更多数据——
☞回复“月收入”,可获取2023届本科、高职月收入TOP30专业名单。
☞回复“本科就业满意度”或“高职就业满意度”,分别获取2023届本科或高职就业满意度较高专业TOP30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