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6年半,95后学霸已成985高校博导!这开挂的人生,你敢信?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更新教师资料显示,此前担任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员的李钦宾,已于今年1月起,担任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又有一位人工智能的顶级青年才俊学成归来的消息,迅速席卷学术界!


李钦宾的研究方向是分布式学习和大模型系统,谷歌学术引用量超过4000,三篇一作论文引用量破千,妥妥的学术界的“顶流”。


更为惊人的是,李钦宾还获得了谷歌博士奖研金、CCF-A类期刊TPDS最佳论文奖等多项荣誉,入选2024年全球前2%科学家榜单。

回头看成长经历,2018年,李钦宾从华中科技大学ACM班本科毕业;2022年,他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随后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新加坡国立大学担任博士后和研究员。



据澎湃新闻,如果李钦宾18岁开始读大学,那他应该在1996年左右出生,今年可能还不到30岁。

恩师何丙胜教授的个人主页显示,李钦宾学术能力出众,开源项目NIID-Bench和FedTree在业界广受好评。


95后成为青年导师,李钦宾并非个例!随着高校人事制度改革,越来越多的青年才俊崭露头角。

比如哈工大深圳的杨朔(1998年出生,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20年本科毕业于哈工大 2023年在悉尼科技大学获博士学位,研究领域集中在具身智能、可信智能、多模态智能。一作顶会/顶刊论文10余篇,单篇引用超过400次)


上海交大的张林峰(1997年出生,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2024年6月在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包括图像视频生成模型、人工智能数据集的压缩与加速。一作和通讯作者论文20余篇 被引用2000余次)


中山大学的陈逸伦(1995年出生,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5岁考上中科大少年班、24岁博士毕业、26岁中山大学副教授。一作或通讯作者论文20余篇)


都是95后,却已在学术界站稳脚跟。

有网友说,青年才俊,前途无量;


有人说,计算机科学方向,华中科大的学霸传奇故事。


还有人说,这履历真的闪瞎人眼,最难得的是他回国了。


从华中科大走向全球,再回国贡献AI力量,希望李钦宾继续在大模型领域熠熠生辉,并带出更多优秀的后起之秀!


综合澎湃新闻、华中科技大学官网、南方日报、网友评论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