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版权归新华社及相关记者所有,著作权归今日头条作者“集影阁”所有。原图文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略有删减。媒体类平台需本人同意后方可转载!



1959年 于肇摄

沈阳市朝阳街的居民李老大娘家里,为了干净过春节,正和儿媳在缝制已经拆洗过的被褥。



沈阳市人民积极参加储蓄,储蓄额增长幅度逐月扩大。据人民银行沈阳市分行的统计,1959年4、5月份的储蓄额,较前3个月的总额高1.37倍。



于肇摄

1959年6月6日是爱国女英雄秋瑾烈士就义52周年,辽宁人民艺术剧院话剧团在沈阳上演了夏衍写的《秋瑾传》。



入场 张赫嵩摄



贺龙同阿尔及利亚队运动员一一握手

阿尔及利亚国家足球队1959年10月18日在北京同沈阳足球队举行访华的第一场友谊比赛,以4比0获得胜利。



1959年 崔宝林摄

为了支援农村的抗旱斗争,沈阳市东和水泵厂集中力量赶制排灌水泵。这是即将运到农村里去的大批水泵。



1959年 杜修贤摄

参加第七届世青联欢节的中国代表、沈阳铁路管理局苏家屯机务段机车司机长关德明(右)和苏联青年代表安伏耳在一起交谈。



1959年 朱瑛摄

荣获沈阳市全面完成任务的红旗工厂——沈阳变压器厂全体职工,迅速掀起了一个新的生产高潮,仅一天的时间就提出各种建议145项,当天实现了45项,大大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1959年 朱瑛摄

沈阳电缆厂电缆车间切纸工段纸绳供应不上的情况下,工人魏永福三次成功改进纸绳机,产量提高一倍,过去作废的纸盘还可以再加利用。



1959年 朱瑛摄

沈阳拖拉机厂保育员们勤俭办托儿所,自己动手做了400件玩具,只花了10元钱。



1959年 晓光摄

几年来获得全国青年足球队冠军的沈阳青年足球队,在严寒的冬季里,每天坚持锻炼,准备参加第二年全国联赛。



1959年 朱瑛摄

沈阳黎明机械厂的五三车间,设立了热处理、电镀、铸造和锻造等四个专业班,一个大学预备班,两个普及班,90%以上的工人都参加了学习。



1959年 朱瑛摄

沈阳东北工学院出现认真读书、学习知识的良好风气,各系、专业都成立了自学小组,召开了学习经验交流会,图书馆出借各种专业书籍的数量每天都在增长。



沈阳医学院在建国十年来,学院教师的教学水平有显著提高,已完成科学论文1290多篇,并已先后完成三个重要项目。这是病理生理研究组的高骥援正在测定针刺后的组织酶活力变化。



1959年 王少清摄

沈阳市中药厂从各地采集了300多种中药配方进行研究和配制成药。这是制剂车间工人配制预防和治疗麻疹的紫草丸。



1959年 刘庆瑞摄

全国群英大会辽宁省代表、沈阳变压器厂的王凤恩,8年来实现了230多项技术革新,使生产效率成倍、几十倍的提高。仅其中157项就为国家节约了115万元。



1959年 朱瑛摄

沈阳市劳动模范、沈阳第一机床厂钳工周振华每天早起晚睡,主动去和4台机床的11名工人研究,提出32项革新建议,已经实现了16项,使生产效率分别提高1-16倍。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