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上面看到的是,德国选择党在确认选举结果后欢庆的场景,党魁魏德尔激动地与支持者拥抱在一起,并在随后的演讲中高调地宣布“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我们从未像现在这样如此强大过”,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在今天早晨,刚刚结束的德国大选中,选择党以20%的得票率,在所有政党中高居第二名,虽未问鼎总理宝座,但排名第一的联盟党也仅取得了28%的选票,没有取得完全执政的地位。

这意味着,在后续组阁中,一直被德国主流政坛排斥的选择党将是个绕不开的角色,联盟党要么让出几个关键职位与选择党一起执政;

要么联合其他几个小党执政,继续将选择党排斥在外,但这么做的后果将非常严重,感到被羞辱的选择党很可能利用第二大党的力量,在议会中阻挠新政府的所有提案,造成新政府实质性的瘫痪,甚至倒台。

虽然,现在我们还不知道联盟党会用哪种方式组阁,但从德国民间的反映来看,民众对新政府的前途感到相当悲观。


一方面,作为欧洲左翼大本营,多数德国民众对成功阻止“新纳粹”上台,松了一口气。

但另一方面,他们也对选择党恐怖的成长性感到担忧——2013年,他们还是个得票率仅4%的边缘小党,但2022年就暴增到了10%,第一次引起了德国主流社会的警觉,这次得票率再次暴增到20%,一跃成为德国第二大党,熟悉历史的德国老人惊呼:太像了!和90多年前的剧情简直一模一样。

1928年,纳粹第一次参加选举时,得票率仅2.6%,但随着大危机的到来,1930年,纳粹以18%的得票率,成为第二大党。

即使兴登堡动用总统职权,不让“波希米亚下等兵”出任总理,但依旧阻挡不了纳粹党大闹国会,德国3年垮了四届政府,最终年老体衰的兴登堡不得不妥协,任命“下等兵”担任总理,德国才稳定下来。


今天,悲观的德国左翼选民认为,选择党很可能复制纳粹的做法,在议会不停地闹事,引发政坛动荡,加剧经济下滑的速度,以便点燃民众的不满,实现自己的政治野心。

实事求是地说,德国左翼的担心并非空穴来风。

因为就在今年2月,大选前夕,在选择党集会现场,马斯克与4500名支持者视频连线,说出了一番极其危险的言论。

马斯克鼓励德国青年,大胆地做出改变,告诉他们:“不必为父辈的错误感到羞愧,德国人过度反省了,现在是做出正确选择的时候了!


这番言论争议性极大,有鼓励德国青年否定二战历史的嫌疑,于是德国左翼认为:马斯克在为纳粹招魂,所以选择党就是纳粹。

实际情况是,德国民众对非法移民、物价飞涨、产业外移等糟糕的现实越来越不满。

比如,德国社会滞留了330万难民,不但吃空了社会福利,还游手好闲,社会治安大不如从前,甚至出现了汽车冲入集市乱撞这样十几年未发生过的恶性案件。

魏德尔只是呼应了民众重建“社会安全”的需求,力推驱逐难民,就被神经敏感的左翼扣上“种族主义”的帽子,显然有失公允。

加上失去了俄罗斯廉价能源,德国制造业的成本飙升,境内企业纷纷前往中美这样能源价格较为低廉的市场建厂,导致一部分德国人失业,又激发了德国年轻人对国家和个人前途的担忧。

当下德国社会的分裂随处可见,一位德国朋友告诉我,大选前一周,他在一家咖啡店里吃早餐,听见邻桌两个老人谈论周末的大选,一位老人越说越激动,大声嚷嚷:“德国必须改变!除了投选择党,我们别无选择。”

另一桌的中年人是绿党的支持者,立刻站起来指责老人是“死不悔改的老纳粹”。

眼看一场“咖啡馆政变”在即,老板赶忙出来当和事佬,才平息了事端。


虽然这次大选德国左翼与中左翼结盟,将右翼民粹压了下去,但无法从根本上扭转右翼崛起的趋势。关键原因不在于选择党散播“种族言论”或传播“有毒思想”。

关键还是在经济,这几年德国经济搞得一塌糊涂,民众幸福感下降,长期执政的中左翼又拿不出什么办法,只是一味跟在美国人屁股后面摇旗呐喊,将德国利益置于次要位置,这让德国本土人怎么想?

当然要换马了!

如果即将上台的联盟党政府,无法带领德国经济走出困局,恐怕支撑不了两年就要倒台。那时,德国大概率彻底右转,选择党将带领德国人走上一条更务实的道路。

作者:9527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