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2025年“校园苏州日”首场活动在浙江大学举行,这项活动是苏州招才引智工作的重要品牌。一流人才生态成为苏州面向世界各地招才引智的强磁场,也是其打造天下英才首选之城的核心竞争力。目前,苏州已连续13年入选“魅力中国——外国专家眼中最具吸引力中国城市”十强榜单、连续5年入选“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
招兵买马,将顶尖人才“引”进来
2024年以来,苏州以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为抓手,聚焦“1030”产业体系,前瞻布局人才链,着力打造以顶尖人才引领产业高度、以重大团队夯实产业厚度、以人才集群提升产业浓度的人才政策体系。
为加强博士后招引精准对接,深入校地校企合作洽谈,积极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研成果落地和产业化,去年10月,苏州市人社局携17家博士后设站单位,赴上海交通大学参加“校园苏州日”,开展博士后专项对接推介会,深化与设站单位的人才培养合作。
图源:苏州人社发布
除了深入开展博士后专项对接推介活动外,苏州博士后设站单位还在现场开设了招聘,2024年度苏州市博士后招收需求也同时进行了发布,需求共涉及1152个博士后岗位,招聘单位涵盖苏州大学、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高等研究院、思必驰、亨通集团等30家顶尖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龙头企业,相关需求主要集中于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先进材料等领域,岗位最高年薪达百万元。
苏州市博士后现场招聘。图源:苏州人社发布
为了让苏州人才队伍建设“多点开花”,去年10月到12月,苏州还奔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东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重点高校,开展博士后招引和对接洽谈。
产学融合,将潜力人才“育”起来
强调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职业教育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苏州市科技局关于“苏州加强未来产业创新型人才引育的对策研究”提出,创新型人才是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基础,要加快探索一条符合苏州实际的人才资源集聚之路,使人才成为引领未来产业发展的优势特色。
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通过组建创新创业精英社团,为学生搭建了一个挖掘潜力的平台。自成立以来,该社团便会聚了来自人工智能、电子信息、自动化控制、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无人机应用等领域的优秀师生,形成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创业团队。
图源:苏州教育
在“创新发明—成果转化—项目孵化—科技创业”的完整生态系统中,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学生不断突破,累计荣获国家级奖项150余项。以“成果转化”阶段为例,学校积极与企业、科研机构合作,推动创新发明的成果转化,其中《基于AI智能识别的无人机反制系统》不仅在中国(上海)国际发明创新展览会上荣获金奖,还与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武装办公室达成合作,实现了民兵训练低空保密工作,并在大型无人机表演中有效反制了多架次黑飞无人机。
为推动产教融合迈入“快车道”,2024年12月,苏州市政府办公室印发《苏州市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持续推进苏州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提高职业教育发展质量,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和吸引力。
优化服务,将各类人才“聚”起来
一直以来,苏州致力于建设人才友好型城市,2024年,苏州发布《苏州市人才公共服务“十条友好举措”》,力争为各类人才来苏发展创造最好条件、提供最大便利、营造最优环境。
去年11月,“苏才健康驿站”在苏州市人才服务中心挂牌启用,组建一支专业技术硬、从业资历老以及涵盖中西医、心理、口腔等专家的高层次人才健康顾问团队,为人才提供常态咨询和定期问诊。据悉,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苏州市立医院等9家医院和机构为驿站首批合作伙伴,集中资源为人才提供更便捷的医疗保健服务。
图源:苏州人社发布
聚焦人才和企业发展需求,苏州人社部门创新打造“苏才相伴·春夏秋冬”服务品牌。这其中,积极导入优质医疗服务资源,建设“苏才健康驿站”,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一对一”健康定制服务,就是一项重要内容。
为提升高层次人才服务,苏州人社部门优化集成“苏州人才总入口”,通过数据对接,实现人才及企业申报人才政策免于提交身份证件和社保证明材料,惠及3万余名申报人才。此外,苏州还升级推出“苏才码”,作为高层次人才在苏州享受各类人才“绿色通道”服务的电子凭证,在“苏周到”App实现青年人才乐居租房补贴“秒到账”。
文/汤心慈
资料来源:苏州日报、苏州人社发布、苏州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