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凌欣炜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当下,苏州的春寒仍未完全消散,梅花却已悄然绽放。作为“二十四番花信风”的首个花信,它揭开了苏州新一年赏花的序幕。那么,苏州有哪些赏梅点呢?
别具一格的“苏式赏梅”
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发布了一份苏州赏梅地图,邀市民游客共赴这场梅香四溢的诗意之约。
梅花与园林的灰瓦白墙、曲径回廊相互映衬,成就了别具一格的“苏式赏梅”文化。而在苏州园林里,诸多亭台楼阁以“梅”取名,为园林增添了几分雅致。拙政园内,雪香云蔚亭和缀云峰西侧,可以欣赏到成片地栽梅花。雪香云蔚亭是一座古朴的方亭,“雪香”指梅花之香,“云蔚”有茂盛之意,此处的白梅花色如雪,如云蒸霞蔚般美不胜收。
狮子林正在举行的迎春梅展,是一年一度的赏花盛事,厅堂内疏影横斜、暗香浮动。暗香疏影楼和问梅阁是园内两处赏梅佳地,前者得名于“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诗,楼外植有多棵红绿梅树,站在二楼窗边,推窗即可赏梅香梅韵。问梅阁内,桌椅、器具、藻井地面花纹皆雕刻有梅花形窗格,采用冰梅纹彩色玻璃,与窗外的梅花相得益彰。
沧浪亭内,多株梅树分布其间,各式各样的花窗与盛开的梅花组成了一幅幅动态的框景画。园中最有意境的一处梅景,在东南角僻静处的闻妙香室。落地长窗前,梅花随风摇曳,翠绿蕉色、留白粉墙作为陪衬,让人瞬间忘却尘世纷扰,内心归于宁静。
素有“书院园林”之称的可园,以梅花闻名。旧时曾有古梅“铁骨红”,被誉为“江南第一枝”。如今挹清堂、学古堂前皆植有梅花,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拍照打卡。预计再过三五天,可园的梅花将迎来盛放期,展现出最娇艳的姿态。
虎丘景区内,冷香阁、塔影园、花神苑的梅花,为早春增添了无尽的诗情画意。古塔、古山、古建与梅花相互交融,有浑然天成之美。冷香阁是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的阁楼,阁内悬挂着俞平伯所书“旧时月色”匾额,阁前种植各色梅花,清姿疏影,暗香浮动,有“小香雪海”之称。
留园的射圃、佳晴喜雨快雪之亭以及盆景园内,梅树、梅桩绽娇艳花朵,点缀着古色古香的园林。网师园看松读画轩、竹外一枝轩附近,几株红梅、白梅静静绽放。梅花虽然位于小轩一隅,却能让幽香弥漫整个园子,似有若无,韵味悠长。怡园约有30棵梅树,花开正艳,红、粉、绿、白,花月春风间妙趣天然。园内的锄月轩又名“梅花厅”,得名于“自锄明月种梅花”一诗。艺圃的梅花,因一池碧水而显得尤为动人。在乳鱼亭和响月廊旁,红梅和白梅竞相绽放,相映成趣,犹如画中景致。
走出园林同样“梅”景如画
走出园林,苏州的各大景区内同样“梅”景如画。上方山景区的梅花已到观赏期,游客可在入口处梅园、梅香竹影、梅圃、石佛寺、范文穆公祠、梅花小亭等多个赏梅点拍照打卡。石佛寺的梅花古劲苍虬,在幽深古寺的映衬下,更显清幽之美。梅圃注重盆景造型,展出宫粉、绿萼、骨里红、朱砂、玉蝶等特色梅桩盆景。梅香竹影处,梅花长势如浪,是梅花最密集的区域,梅竹相伴,象征傲雪斗霜的精神。
香雪海是全国四大赏梅胜地之一,素有“邓尉梅花甲天下”之誉。冬末初春白梅繁茂似海,故称“香雪海”,现有梅树近两千棵,还荟萃红梅、墨梅、玉蝶等精品。同属吴中的林屋梅海与雨花胜境,正值花意浓时。登临林屋山,远眺山下千亩梅海,如白浪翻滚,凝若积雪,蔚为壮观。而雨花胜境内,古桥、古宅、古木错落有致,蜿蜒小道旁梅花盛放,江南意趣扑面而来,让人仿佛置身诗画之中。
相城区最大的赏梅地——黄桥梅花园,占地3000多亩,种植2000余株梅花。花田纵横交错,令人陶醉其中。这里红梅、绿梅和蜡梅高低错落,肆意地展现自己的曼妙姿态,整个梅花园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张家港香山南湾的梅岭,占地面积300余亩,植梅万株,包括朱砂、美人梅、绿萼等十多个品种,粉梅娇俏,白梅孤高,百亩梅园浩瀚一片,如云如雾如海。
提起梅花,人们常常会联想到蜡梅。那么,蜡梅属于梅花吗?据专家介绍,从植物分类学角度来看,蜡梅是蜡梅科蜡梅属,而梅花是蔷薇科李属,两者亲缘关系相差甚远。所以,蜡梅实际上并非梅花。关于“là梅”的“là”字写法,历来也是众说纷纭。之所以叫蜡梅,是因其花朵如同蜡做的,摸上去有蜡的质感。《中国植物志》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两大权威著作,也对蜡梅的规范写法予以了明确,如今应为“蜡梅”。
在这个梅花绽放的季节,不妨循着这份苏州赏梅地图,去探寻那些隐匿在园林与景区中的梅花美景,感受梅花带来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