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日(周六)下午,由龙门石窟研究院院长史家珍主讲的《伊阙祥云——一个考古人认识的龙门石窟》将在松山湖望野博物馆开讲。

此次讲座系“松湖·望野讲堂”系列讲座第九期。


主讲嘉宾


史家珍,龙门石窟研究院院长,二级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博士生导师。1993年持有国家文物局颁发终身免检的考古领队资格证书。

研究方向为秦汉考古、石窟寺保护研究。曾先后主持了数处大型古代遗址和数十座重要墓葬的考古发掘工作,1999年、2008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7年领队发掘的考古项目被评为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1999年、2009年、2011年、2016年领队发掘的考古项目获得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质量奖。发表论文简报60余篇,出版专著十余部,代表性成果有《洛镜铜华:洛阳铜镜发现与研究》、《流眄洛川——洛阳曹魏大墓出土石楬》、《丝绸之路沿线民族人士墓志辑释》、《璋显中国》等。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邙山陵墓群的调查与勘测”、“隋唐时期洛阳与高句丽文化相关遗迹”等课题研究。

与谈人介绍


张小贵,暨南大学历史系 教授。 1996—2006年先后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历史学博士。 2006年入暨南大学历 史系工作至今,现为教授、 博士生导师。 曾先后赴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 SOAS )、德国图宾根大学访学进修。 主要研究领域为敦煌学、古代外来宗教文化史。 曾发表中英日文学术论文 6 0余篇,公开出版学术专著三部。 主持 国家级社科项目 5 项。

讲座介绍

龙门石窟是中国古代佛教石窟艺术宝库,是世界最伟大的古典艺术宝库之一。1961年国务院公布龙门石窟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龙门风景名胜区获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2000年龙门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河南省第一处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迁都洛阳之际,距今1500多年。其开凿经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和北宋诸朝,大规模断续营造400余年。东西两山存编号窟龛2345个、造像近11万尊、碑刻题记2890余块、佛塔近80座。

河洛文化与华夏文明密不可分,“临黄河而知中国,临河洛而知华夏”一语道出洛阳历史的源远流长。“龙门石窟的开凿是当时的国之大者,龙门石窟是中国石窟文化的集大成者,奉先寺大像龛的开凿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龙门石窟也与鲜卑族南迁和伟大历史人物——武则天有着深层历史渊源。

对龙门石窟的重要窟龛、石刻、造像进行详尽展示与讲述,将大家对于龙门石窟的认识从单纯的雕刻艺术,上升到政治、历史、书法等诸多方面。

讲座详情


主讲嘉宾:史家珍

与 谈 人 :张小贵

主 持 人 :阎焰

讲座时间:2025年3月1日(周六)15:00-16:30

讲座地点:松山湖望野博物馆

讲座地址:松山湖礼智路1号

“征文”与投稿

我们希望聚合有生命力的与艺术、收藏、历史研究相关的原创思想观点、有独特视角的学术见解,所以特别开放原创内容投稿通道。尤欢迎观点新颖、论证缜密、文字精炼、引注完整的研究佳作,务求恪守学术道德,谢绝一稿多发。欢迎朋友们踊跃投稿。

投稿邮箱wymuseum@163.com


博物馆开放时间

深圳:周二至周日 09:00-21:00,周一闭馆

松山湖:周二至周日09:00-19:30,周一闭馆

地址

深圳市龙华区龙华大道1377号龙华文化艺术中心三楼

东莞市松山湖礼智路1号松山湖望野博物馆

电话

深圳:0755-81781731

松山湖:0769-22222975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