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阿园,今年 40 岁了,和老公、孩子住在离公婆不远处,一直以来,我们都保持着 “一碗汤” 的距离,这样的生活既亲近又自在。平时,逢年过节我们都会去公婆家吃饭,一家人聚在一起,热热闹闹的,日子过得也算舒心。

元宵节快到的时候,老公突然跟我说,他姐姐,也就是我的大姑姐,和老公吵架后回了娘家,还特意交代让多做点汤圆。我一听,心里想着,这不是小事嘛,汤圆安排上就是了。可谁能想到,就因为这汤圆,闹出来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

最近工作特别忙,天天加班,我实在抽不出时间手工做汤圆。没办法,我就趁着下班的间隙,去超市买了几袋速冻汤圆。我想着,现在的速冻汤圆口味也挺多,质量也有保障,吃起来也方便,过节嘛,就是图个开心。

到了婆家,我把速冻汤圆拿出来,正准备放冰箱里。大姑姐眼尖,一下子就看到了,脸色立马就变了。她大声说道:“阿园,你怎么买速冻汤圆啊?这速冻的东西能吃吗?吃了多不健康啊,你就不能自己动手包点汤圆吗?” 我一听,心里有点委屈,忙解释道:“姐,我最近工作实在太忙了,天天加班,实在没时间包汤圆,这速冻汤圆也是正规品牌的,没事的。”



可大姑姐根本不听我解释,还在那不依不饶的:“工作忙就有理啦?过节给爸妈做点手工汤圆不是应该的吗?你这也太不像话了。” 我还没来得及回应,婆婆站出来说话了:“行了,阿园工作忙我是知道的,速冻汤圆就速冻汤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都一样吃。” 我感激地看了婆婆一眼,婆婆腰不好,平时也很理解我,我一直都很敬重她。

大姑姐见婆婆帮我说话,更来劲了,指着我继续说:“妈,你就是太惯着她了,她就是偷懒,连个汤圆都不愿意包。” 我听她这么说,心里的火 “噌” 地一下就冒起来了,忍不住回怼道:“姐,你每次回娘家,有带过什么好东西给他们吗?每次都是空手来,走的时候还拿这拿那的,你怎么就不觉得自己不像话呢?” 这话一出口,屋里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大姑姐的脸涨得通红,估计没想到我会这么说,她气急败坏地说:“你…… 你怎么能这么说我呢?” 我也不甘示弱:“我说的都是事实,大家都是一家人,要互相理解,不能光挑别人的刺,自己却什么都不做。” 婆婆在一旁叹了口气说:“都是一家人,吵什么吵,好好过个节不行吗?”

最后,我还是把速冻汤圆煮了,端上桌的时候,大家都默不作声。大姑姐气呼呼地躲在房间里生闷气,也不出来吃。看着这一桌子的汤圆,我心里五味杂陈。其实,我也不想和大姑姐吵架,大家都是一家人,和和睦睦的多好。

通过这件事,我深深地感受到,在一个家庭里,成员之间真的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不能只知道指责别人,却从来不反思自己的行为。就像大姑姐,她只看到我买速冻汤圆,却不考虑我工作的辛苦;她自己回娘家空手,还常拿公婆的东西,却觉得理所当然。而我呢,虽然回怼了她,但其实心里也不好受。

家庭关系中,公平公正和相互体谅是多么重要啊。我们都应该多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想一想,多付出一点,少计较一点。只有这样,家庭才能真正地和谐美满,才能有过节该有的温馨和欢乐。希望以后,我们家能少一些这样的矛盾,多一些理解和包容,一家人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毕竟,家和,才能万事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